1.综合题- (共2题)
1.
某班开展“我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题讨论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在废除八股文的问题上,大臣刚毅极力反对。光绪帝愤怒地质问他:“难道你想阻挠我变法吗?”刚毅嘴上称“不敢”,却打出了一张“王牌”,他说:“此事重大,希望皇上请示太后。”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等人发动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只做了83天皇帝梦。1917年张勋拥立溥仪复辟帝制的丑剧,也只有短短的12天。从此,中国再也没有人敢做皇帝梦了。
(2)上述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一历史功绩?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找出两次运动的相同点。
(4)从两次运动的结局,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材料一 在废除八股文的问题上,大臣刚毅极力反对。光绪帝愤怒地质问他:“难道你想阻挠我变法吗?”刚毅嘴上称“不敢”,却打出了一张“王牌”,他说:“此事重大,希望皇上请示太后。”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等人发动护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只做了83天皇帝梦。1917年张勋拥立溥仪复辟帝制的丑剧,也只有短短的12天。从此,中国再也没有人敢做皇帝梦了。
(2)上述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一历史功绩?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找出两次运动的相同点。
(4)从两次运动的结局,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主要代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书影

材料三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有何目的?为什么说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材料一 孙中山说,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子免于倾倒吗?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此时的孙中山已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并始终坚持奋斗,成为20世纪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主要代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书影

材料三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发生历史巨变”的。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有何目的?为什么说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2.选择题- (共14题)
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在当时,其最大意义在于( )
A.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 |
B.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
C.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 |
D.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7.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对“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B.中国进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真正执行下去 |
D.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 |
9.
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 主要反映了当时( )
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 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
11.
2017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⑥①④⑤③ |
B.⑥②①④③⑤ |
C.⑥①④③⑤ |
D.⑥②①④⑤③ |
12.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
A.洪秀全 | B.孙中山 | C.康有为 | D.*** |
13.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 建立了光复会 B. 创办了《民报》
C. 领导了保路运动 D. 创立了中华民国
A. 建立了光复会 B. 创办了《民报》
C. 领导了保路运动 D. 创立了中华民国
14.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