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48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8

1.判断题(共3题)

1.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
陈独秀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这主要说明陈独秀强烈反对假借孔教而实施复辟帝制。
3.
1919年6月,为声援北京学生,上海工人自发罢工,商人也开始罢市。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商人。

2.综合题(共2题)

4.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的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强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你认为材料一是针对什么事件作出的评论?
(2)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中”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
(3)材料三所述的“自强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斗争?引发这次斗争的导火线是什么?这次斗争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和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贼”当时指什么人?
(3)这次斗争的结果如何?
(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习运动中青年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

3.选择题(共11题)

6.
戊戌变法法令与洋务运动措施中相似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B.奖励发明创造C.允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兴办新式学堂
7.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后期的口号是“求富”。下列各项中能体现出洋务派“自强”内容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办开平煤矿D.创办汉阳铁厂
8.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反省:“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这句话中能看出洋务运动
A.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B.是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9.
武昌起义成功是因为
①维新派的推动  ②同盟会的领导  ③革命党人的计划周密完善 
④三民主义的指导  ⑤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时机成熟  ⑥湖北新军中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
10.
袁世凯得以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B.革命政府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支持
C.清政府的支持D.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11.
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仍坚持革命的立场,为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其中包括
①发动二次革命  ②发动护法运动  ③组建国民党  ④成立同盟会  ⑤发动广州起义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D.③④⑤
12.
“他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曾经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他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此弃医从政,倾家荡产,屡败屡战,鞠躬尽瘁。”“他”是
A.***B.孙中山C.林则徐D.邓小平
13.
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B.国民一律平等
C.言论自由、财产公有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14.
2017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由孙中山领导,发生在1912年 ②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③建立了中华民国 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15.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提出的斗争口号有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④“废除二十一条”  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6.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 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B.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