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477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8

1.综合题(共1题)

1.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如安庆内军械所。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汉阳铁厂,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1)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3)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6题)

2.
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
下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想是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三民主义
D. 民主科学
4.
戊戌变法运动时期,成都地区出现的第一家报刊是(  )
A.B.
C.D.
5.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到公元1912年宣统帝被逼退位,中国的皇帝制度一共持续了多少年
A.2131年B.2132年C.2133年D.2134年
6.
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
A.篡夺革命果实B.镇压“二次革命”C.公然复辟帝制D.出卖了维新派
7.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