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眉山市华兴联谊校九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472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4/2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
材料二 下列图片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探索历程.

图1 中共一大会址 图2 遵义会议会址 图3 ***《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l978~2009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对比简表
项 目
1978年
1990年
l997年
2002年
2009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1
18547.9
74462.6
102398
33535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510.2
5160.3
7703
17175
(1)19世纪60年代“国人学习西方技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简述这一事件的结果以及对中国社会的突出贡献。(4分)
(2)图1、图2反映的史实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图3《论联合政府》是***在哪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民经济实力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谈谈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2分)
(4)分别举出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世界性和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2分)
2.
人类社会的发展时常会面临许多危机。处置失当,则遗害深远;应对得当,则能化危机为发展的契机。请回答下列问题:(9分)
(1)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针对危机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资产阶级发起了哪些救亡图存的运动?(3分)
(3)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的措施有哪些?(2分)
(4)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万隆会议,因个别西方国家的挑拨和与会各国的相互猜疑而深陷危机,周恩来提出怎样的方针,化危机为各国友好交往的契机?(2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