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4年甘肃兰州市五十五中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470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2/26

1.列举题(共2题)

1.
请列举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6分)
2.
请列举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三股军阀。(6分)

2.综合题(共3题)

3.
根据材料及图片,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1)由材料一、二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4分)
(2)这次事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请举出两个?(4分)这次事件在前后期分别提出什么口号?(4分)
(3)你如何评价上述历史事件?(4分)
4.
阅读下面诗文:
苦战八年得胜利,乌云消散人喜狂。
茫茫巴渝谈判地,浩浩中华和平先。
党国操戈逆天行,中共促和顺民祥。
功过是非自评说,留给史书一页煌。
(1)诗中苦战八年是为了驱逐哪一帝国主义侵略者出中国?(2分)这一胜利有重大历史意义?(4分)
(2)巴渝指的是哪一个地方?(2分)请你说出这次谈判的时间?(2分)以及谈判双方的目的。(4分)
(3)党国操戈逆天行是以什么事件为标志的?(2分)
(4)功过是非自评说,请你结合所学史实以及这首诗,说一说你对功过是非的看法。(4分)
5.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2分)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2分)“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1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3分)
(3)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3分)   
(4)这一事件的解决对当时的时局有何影响? (3分)

3.选择题(共30题)

6.

早晨,你见到同学时,你会说:

7.
关于在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何要发起新文化运动,同学们形成了四种意见,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哪一种?( )
A.孙中山先生的建议
B.是辛亥革命后实行民主共和制度的一个方面
C.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政策
D.当时的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8.

读一读, 将单词的序号填到相应的圆圈内。

hand   foot   leg   mouth   ear   arm   nose   head

①{#blank#}1{#/blank#} ②{#blank#}2{#/blank#} ③{#blank#}3{#/blank#} ④{#blank#}4{#/blank#} ⑤{#blank#}5{#/blank#} ⑥{#blank#}6{#/blank#} ⑦{#blank#}7{#/blank#} ⑧{#blank#}8{#/blank#} 

9.
要去参观中共一大遗址,我们应该去 ( )
①南京 ② 上海    ③ 广州    ④ 嘉兴南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
有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22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战争 ③义和团运动  ④辛亥革命 ⑤北伐战争 ⑥中共共产党诞生
A.①②④⑤⑥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③④⑤⑥
11.
***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2.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
A.山东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D.大别山根据地
13.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淞沪会战
14.
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是( )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D.对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15.

根据提示,写出单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16.

根据提示,写出单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17.

当别人邀请你一起上学,你很乐意,说:

18.
我们把每年九月十八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
①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②我们要不忘历史 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9.

补充句子

20.
徐州会战的总指挥施( )
A.蒋介石B.李宗仁 C.邓世昌D.彭德怀
21.

根据图片写出单词。

⑴{#blank#}1{#/blank#} ⑵{#blank#}2{#/blank#} ⑶{#blank#}3{#/blank#} ⑷{#blank#}4{#/blank#} 

22.

根据图片写出单词。

⑴{#blank#}1{#/blank#} ⑵{#blank#}2{#/blank#} ⑶{#blank#}3{#/blank#} ⑷{#blank#}4{#/blank#} 

23.
近代以来,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
③中国抗战胜利    ④国共第二次内战
A.①②③B.②④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4.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D.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25.
假如1945年8月你是生活在重庆的一位市民,你所听到的大街小巷议论最多的话题是 ( )
A.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
B.国民党和共产党又要打仗了
C.日本投降了,国民党和共产党要和谈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
D.蒋介石又要把都城迁回南京了
26.

写汉语。

27.

写汉语。

28.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突破黄河和长江两道天险分别是在( )
A.平津战役、渡江战役B.百团大战、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D.挺近大别山、渡江战役
29.
猜一猜:他是洋务运动时的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曾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他修成的铁路曾令外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他是(   )
A.侯德榜B.茅以升C.詹天佑D.李四光
30.

读一读,选一选

This  That  These   Those

⑴{#blank#}1{#/blank#} is a bike.

⑵{#blank#}2{#/blank#} are ducks.

⑶{#blank#}3{#/blank#} are planes.

⑷{#blank#}4{#/blank#} are dragon boats.

⑸{#blank#}5{#/blank#} is a car.

31.

读一读,选一选

This  That  These   Those

⑴{#blank#}1{#/blank#} is a bike.

⑵{#blank#}2{#/blank#} are ducks.

⑶{#blank#}3{#/blank#} are planes.

⑷{#blank#}4{#/blank#} are dragon boats.

⑸{#blank#}5{#/blank#} is a car.

32.
魏源则被称为西学中用第一人,他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经典,成为拿来主义的开山鼻祖。他提出的“长技”是指()
A.西方的先进技术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3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成就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3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成就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3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成就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2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