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因时代不同,国情不同,各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亦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7世纪的英国,议会战胜了国王,结束了建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君主制,代之以建立在宪法原则上、受到议会制约的一种新型君主制。18世纪后期,北美大陆上矗立起一个共和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里实行共和政体,开创了现代政体的另一种形式。
--岳麓版教科书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l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四 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曾写道:同治初年(19世纪60年代初),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民主政体?(2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两件事有何共同作用?(3分)
(3)从材料四俾斯麦的话里可以看出,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学习”的结果如何?(3分)
(4)梁启超引用俾斯麦的话的根本意图是什么?(1分)
材料一 在17世纪的英国,议会战胜了国王,结束了建立在君权神授基础上的君主制,代之以建立在宪法原则上、受到议会制约的一种新型君主制。18世纪后期,北美大陆上矗立起一个共和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里实行共和政体,开创了现代政体的另一种形式。
--岳麓版教科书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l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材料四 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曾写道:同治初年(19世纪60年代初),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民主政体?(2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两件事有何共同作用?(3分)
(3)从材料四俾斯麦的话里可以看出,当时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学习”的结果如何?(3分)
(4)梁启超引用俾斯麦的话的根本意图是什么?(1分)
2.
在世界近(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经济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僵化后,也有严重弊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2)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为起点,西方国家是如何进行内部调整突破“自由放任”模式的?(2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20世纪晚期,中国在实践和理论上是如何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的?(2分)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所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2)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为起点,西方国家是如何进行内部调整突破“自由放任”模式的?(2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20世纪晚期,中国在实践和理论上是如何突破“计划经济”模式的?(2分)
2.选择题- (共11题)
3.
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那么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B.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 |
C.运动的口号有:自强、求富 |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5.
右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后作的一副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这幅画揭穿了


A.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 |
B.法西斯集团吞并中国的企图 |
C.蒋介石对日本的姑息纵容 |
D.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危险 |
7.
为了庆祝国庆节,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出了一期历史特色小报。其中,他们把不同时期的四幅历史图片组合,构成了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所反映出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
B.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史 |
C.旧民主主义革命史 |
D.新中国的成长史 |
11.
下面是1950~1991年,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图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A.西欧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 |
B.美日西欧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
C.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
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