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运河中学中考历史模拟10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467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2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与“近代化”在西方词汇中本是同一概念。。。。。。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向西方学习”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国人在认识上经历了巨大的转折。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材料二:1978年12月18日,中国最高层政治家和最基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一页,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6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自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就在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中国近代化”的含义。(2分)
(2)请简述“中国近代化”开端事件的影响。(4分)
(3)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伟大决策是是什么?在此次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农村开始推行哪一政策?(2分)
(4)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近代史上“近代化”探索前提条件有何不同?(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茶叶、丝绸、银器和小脚乡花鞋等手工产品。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50年来,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下图),有力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请回答:
(1)蒸汽机车的最初发明者是谁?它的出现将交通运输业带入什么时代?(2分)
(2)简要分析中国展品的科技含量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原因(2分)
(3)你认为材料二中哪一科技成果意义最重大?请扼要说明理由。(3分)
(4)我们青少年应如何迎接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3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大国崛起)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大国崛起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世界近现代史上,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强大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强盛、体制的创新以及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
(2)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原因。(4分)
(3)“向发达国家学习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的开端”,列举近现代史上我国“开阔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的事例并具体说明。(2分)
(4)结合世界史上大国崛起的现象,请你从政治、经济或科技任一方面谈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2分)

2.选择题(共5题)

4.
2009年4月21日,《扬子晚报》刊载了周克玉上将60年前的一首诗:“千帆竞渡断浪飞,万炮齐放敌垒摧。扬子江头雷霆夜,铁军雄师显神威……”它描写的是哪一战役的场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C.渡江战役D.挺进大别山
5.
在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知识问答”中,题板给选手的提示如图,根据提示你会选择的历史人物是()
A.侯德榜B.魏源C.詹天佑D.张謇
6.
春联往往折射着社会的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是由于()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实行人民公社化
D.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
哥伦布曾赤裸裸地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需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掠夺财富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B.掠夺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C.黄金是普遍流通的货币
D.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8.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人。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起草《独立宣言》
②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④参加雅尔塔会议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