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安阳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466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30

1.综合题(共4题)

1.
(7分)为救亡图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各自的主张。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以为夷款夷而作,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是哪一派别的主张?在这一主张下他们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举一例即可)(2分)
(2)材料二的观点属于哪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政治制度)的目的,该派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2分)
(3)材料三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怎样的主张?这一运动兴起后,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
(4)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1分)
2.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某学校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
(6分)九年级一班的小明同学对《大国崛起》很感兴趣,并进行了探究。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324年  但丁的《神曲》完稿
1687年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
1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
1734年  伏尔泰《哲学通信》出版
1776年  《独立宣言》发表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61年  美国内战爆发
1870年  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实用的电动机
(1)有学者评价近代英国为世界“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请指出大事年表中哪些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观点。(1分)
(2)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一些重大的问题,结合大事年表和所学知识,举一例史实说明是怎样解决的。(2分)
(3)大事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除了大事年表的方法外,你还会采取什么方法?(2分)
(4)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分)
4.
(6分)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语(1945年2月于雅尔塔)
材料二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三《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1)材料一中的“同盟”指什么?“同盟分裂”的标志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苏冷战的特点。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2分)
(3)材料三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之间的关系?(1分)

2.选择题(共11题)

5.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提到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请问对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这场战争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的封建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先后进行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③对中国的民族工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④以魏源、严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为维新变法奠定基础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6.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在这次运动中学生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B.反映了运动中共产党起到了领导作用
C.表明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D.说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
7.
确定学习主题、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某历史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资料进行探究,你认为最合适的探究主题是
A.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B.近代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8.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这是***在哪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D.中共二大
9.
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周某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非常气愤
B.戊戌变法期间,郑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吴某乘坐火车,沿京张铁路迸京,参加科举考试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10.
以下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分析这组图片,你认为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A.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
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艰辛过程
11.
马克思评价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有人将之誉为“时代的灵魂”,同时认为他的作品能够超越时代,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他成为英国文化的符号,他是
A.但丁B.达·芬奇
C.莎士比亚D.丘吉尔
12.
梁启超有云:西方自哥伦布之后,无数哥伦布继之而起:而我国自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请说出“西方自哥伦布之后,无数哥伦布继之而起”的原因是
A.他们都是为了同亚非拉人民之间的友好,增进交往和交流
B.他们都是为了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C.他们都是想去东方去寻找黄金,掠夺财富,进行殖民统治
D.他们都是为了把欧洲的科学精神带到落后的地区
13.
比较历史,得出深刻认识。英国的《权利法案》与《法典》的共同作用是
A.都摆脱了民族危机
B.都推动了近代西方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都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D.都促进了国家的建立
14.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为应对“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模仿苏联五年计划的成功范例是
A.新经济政策B.新经济时代
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
15.
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英法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苏对日宣战
④德国投降标志着二战的最终结束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①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