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雅安卷)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4602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8/4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制定了一部以普鲁士德国的宪法为蓝本的宪法,对法制进行了改革。教育也有很大发展。历法和穿着也都改变了。一种现代银行体制逐渐形成。从英国皇家海军请来的专家为日本建立一支现代海军出谋划策, 尽管本国已建立起军火工业, 但仍从国外购买现代化武器。政府鼓励建立铁路网、电报和航运线; 它还与日本新出现的企业家们一起发展重工业和钢铁、造船业, 并使纺织业生产现代化。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 概括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材料二洋务运动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 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洋务派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 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根据材料二, 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 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 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材料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 在科学上有大真, 在伦理上有大善, 在艺术上有大美。
———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3.
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的探究,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来参与完成。
(知识梳理)
原因:

内容:
农奴在法律上是 “自由人”;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
他们的生活; 农奴在获得 “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但
俄国农奴制改革
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性质:

影响:
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
转折点; 但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1)上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不完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请将表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该同学整理的知识还有遗漏, 请仿照表中知识整理的结构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方面进行补充。
(信息获取)
序号
历史信息

17 世纪时, 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 鼓吹“君权神授”, 认为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 不可违抗。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 又是政府首脑, 享有行政权; 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在权利方面,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2)表中②、③项信息分别出自什么文件? 从①到③项历史信息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怎样的发展趋势?
(观点论证)
(3)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的一场自救运动, 也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体制的改良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2.选择题(共13题)

4.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强学会成立B.《万国公报》创办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开始
5.
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据此, 下列理论 ( 思想) 与行动对应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宪章运动 ②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
③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④三民主义———戊戌变法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6.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爆发了五四运动B.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C.发动辛亥革命D.建立了中华民国
7.
下表为“新航路开辟一览表”。据表可知
航海家
国别
派遣国家
航行线路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从西班牙起程,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从葡萄牙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向南,绕过非洲大陆,进入了印度洋。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沿迪亚士航道,到达印度等地。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
 
①四位航海家都到达了亚洲
②哥伦布、麦哲伦相信大地是球形的
③欧洲与亚洲的交通往来从此开始
④葡萄牙、西班牙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历史人物的一些言论,主要体现了什么思想或精神
A.重视科学实验
B.以神为中心
C.自我克制
D.积极进取
9.
1689 年,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是为了( )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限制国王的权力
C.防止克伦威尔专权D.确立共和制度
10.
他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他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 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 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这里的 “他”是( )
A.华盛顿B.罗伯斯庇尔
C.克里孟梭D.拿破仑
11.
下表为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据下表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特点是
时间
发明者
国家
发 明 成 果
1782年
瓦特
英国
改进蒸汽机
1825年
史蒂芬孙
英国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1866 年
西门子
德国
发电机
1876 年
贝尔
美国
电话机
1882年
爱迪生
美国
开设发电厂
1885年
卡尔·本茨
德国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试制成功
1903年
莱特兄弟
美国
飞机
 
①美国和德国成果突出 ②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
③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④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
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 在 19 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 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 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火药桶”位于下图中的
A.A
B.B
C.C
D.D
14.
1922年,某条约规定:“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一般优越权利。”该条约
A.维持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B.尊重了中国的主权
C.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D.解决了日美在中国的矛盾
15.
下列关于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受严重打击原因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B.通货膨胀的困扰
C.信息产业单一发展的弊端
D.债务负担加重的制约
16.
到欧盟各国,你可以看到(    )
①大多数成员国使用单一的货币 ②成员国内部人员自由流动
③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已完全消除 ④成员国内部货物自由流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