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同步练习1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456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
材料 有一天,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出席“问话”的有李鸿章、翁同酥、荣禄等。问话一开始,荣禄就气势汹汹地教训康有为说:“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可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回答说:“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今天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祖宗那套法还有什么用呢?……时代变了,祖宗之法也非变不可!”荣禄被驳斥得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请回答:
(1)你能说出戊戌变法之前“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的史实吗?请举出两例。
(2)康有为在阶级属性上属于哪一派?
(3)在“祖宗之法”没有变之前,康有为做了哪些工作?
(4)改变“祖宗之法”失败以后,康有为的遭遇如何?
(5)通过康有为的遭遇,你有何感想?
2.
戊戌变法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回首戊戌,每一个探索救亡图存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当年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用生命唤醒东方睡狮的爱国志士们!
材料一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以及康有为屡次上书的警示下,1898年6月,清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l)材料中的“清帝”指的是谁?他宣布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那个烦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自流。
——《复兴之路》
(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你对“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材料三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3)材料三体现了谭嗣同的什么精神?有的人认为谭嗣同的死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的人认为他死得其所,可以唤醒后人。假如你是谭嗣同,你会怎么做?
材料四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
(4)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请结合戊戌变法的内容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5)以戊戌变法的失败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2.选择题(共17题)

3.
西太后厉色斥责皇帝:“这是祖宗的天下,你怎敢任意妄为!那些大臣,都是我多年来认真挑选的,留下来辅助你的,你怎敢说不用就不用了?……康有为是什么东西,难道比我选用的人还有本事吗?他的法能胜过祖宗的法吗?你怎么如此愚蠢呀……”西太后说这话的背景最可能是( )
A.洋务运动开始B.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C.甲午战争失败D.百日维新失败
4.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道:“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在1895年的“使命”是( )
A.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御西方侵略
C.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D.努力发展教育,培养实用人才
5.
19世纪末,出现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的皇帝是( )
A.道光帝B.光绪帝C.同治帝D.咸丰帝
6.
以下关于戊戌变法的图片及解说,有误的是( )
A.AB.BC.CD.D
7.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光绪帝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想有所作为。”其主要依据是( )
A.光绪帝是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光绪帝“不甘做亡国之君”
C.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颁布一系列变法法令
D.光绪帝被慈禧囚禁
8.
某同学将教材内容整理如下,其中“光绪帝”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   )
A.AB.BC.CD.D
9.
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0.
《近代中闰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
11.
若“百日维新”能实现的话,不久可能会出现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②考生在科举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③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④取消多余的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2.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A. 禁烟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国民革命运动
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1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②将Cl2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15.
1895年,假如你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你将目睹到的历史事件是()
A.火烧圆明园B.“公车上书 ”C.谭嗣同殉难D.八国联军侵华
16.Mary{#blank#}1{#/blank#}(shop)with her mother yesterday afternoon.
17.Mary{#blank#}1{#/blank#}(shop)with her mother yesterday afternoon.
18.
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福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在狱中题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刑场就义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①胡适 ②梁启超 ③谭嗣同 ④康有为
A.①B.②C.③D.④
1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⑤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A】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B】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⑥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C】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⑦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⑧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5期,有删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