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岳麓版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448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5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众多仁人志士积极探索,历经曲折,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事件是什么?在近代化进程中,美国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的政策是什么?
(2)引发“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不愿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的皇帝是谁?
(3)三民主义中除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外还有哪一主义?三民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4)举出新文化运动中两面旗帜及代表人物?(请举两位人物)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
材料二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他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3.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猛烈抨击了几千年封建思想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正统地位从此确立,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构成。儒家提倡“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步入近代,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出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的主张。
材料二: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除了材料一中涉及的,新文化运动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的局限性?
(3)材料三的“某革命理论”指什么?
(4)请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判断题(共10题)

4.
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
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
6.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进入民国时期。(  )
7.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进入政局动荡、军阀混战的时代。( )
8.
20世纪初的军阀混战,阻碍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发展。( )
9.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0.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确立了推翻清朝的政治目标。( )
1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袁世凯任都督。( )
12.
新文化运动斗争的锋芒指向传统礼教和资产阶级思想。( )
13.
20世纪后期,以《申报》为代表的出版机构蜂拥而起。( )

3.选择题(共18题)

14.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这四条探索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A.都向西方学习
B.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
C.都在寻求变法维新
D.都接受“三民主义”
15.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你认为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16.
“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幅对联赞颂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不属于辛亥革命意义的是(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推翻了清朝的统治D.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17.
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要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B.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8.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
A.北京B.南京C.武昌D.广州
19.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孙中山发表的《临时大总统誓词》(  )
A.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正式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C.宣布中国封建制度最终结束
D.表明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20.
“‘民国’之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1.
如下图所示图片所反映的信息,与辛亥革命直接相关的是(   )
A.B.C.D.
22.
一部历史作品中写道:“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孙中山组建同盟会的场景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场景
C.孙中山组建兴中会的场景D.袁世凯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场景
23.
清朝末年,有人想加入某组织必须手写盟书并举手宣誓:“联盟人某省某府某县人某某某,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这个组织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24.
鲁迅说:从二十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为此当时中国的知识界进行抗争的是:(  )
A.提倡新文学B.提倡民主与科学C.赞颂十月革命D.宣传马克思主义
25.
时人评价某报刊“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该报刊是( )
A.B.C.D.
26.
当我们流利阅读着报刊杂志时,应该感谢那些最早把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改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的先驱,他们是(  )
A.李鸿章等洋务派B.胡适等知识分子
C.康有为等维新派D.孙中山等革命派
27.
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评价正确的是
A.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C.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8.

九年级某班开展了“共话中国改革”的探究活动。根据同学们收集到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快了城市化步伐,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信息二:2014均GDP到6995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注: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

信息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出台《关于继续执行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96号)明确:原定2015年12月31日到期的免税政策继续执行至2017年12月31日。

信息四:2015年11月9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化改革成了热门话题。

29.
中华民国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A.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
B.中华民国政府想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政府的区别
C.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D.称呼更简洁了
30.
下列“新闻”可能被如下图所示报纸刊登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洪秀全金田起义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31.
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它是(  )
A.新文化运动开始B.京师大学堂创办
C.宣布废除科举制度D.“明定国是”诏书颁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0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