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第9课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430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9

1.选择题(共13题)

1.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
A.浙皖起义
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
(题文)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其所指的战役是
A.浙皖起义
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3.
“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做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
A.安庆起义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
4.
某校几位八年级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5.
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6.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指的是(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
学者徐中约曾写到:“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8.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遗言启迪后人。”这副对联歌颂了是谁的主要功绩?(   )
A.***B.康有为C.梁启超D.孙中山
9.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等命名。“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给民众带来的影响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
A.上海B.武昌C.北京D.广州
11.
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
12.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此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3.
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A.北京B.上海C.延安D.武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