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字词书写- (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为篆文、隶书,后定型于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些书法作品:有的端庄稳重,笔法qiú劲隽秀;有的顾盼呼应,气韵丰腴飘逸;有的拙中藏巧,气概凛然;有的嶙峋傲骨,俯仰生资,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感。中国书法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特号,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qiú(_____)劲 丰腴(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这个词正确写法是“_____”。
(3)文中“嶙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为篆文、隶书,后定型于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这些书法作品:有的端庄稳重,笔法qiú劲隽秀;有的顾盼呼应,气韵丰腴飘逸;有的拙中藏巧,气概凛然;有的嶙峋傲骨,俯仰生资,无不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时代感。中国书法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特号,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qiú(_____)劲 丰腴(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这个词正确写法是“_____”。
(3)文中“嶙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2.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用胆也。日:“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乃苦身焦思 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3】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4】选文(甲)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选文(乙)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这两篇选文都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观。
(乙)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用胆也。日:“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乃苦身焦思 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3】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4】选文(甲)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选文(乙)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这两篇选文都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观。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3.
送春
魏得强
①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滾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②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特开。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那多变化的紫色,贯穿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只在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
③其实我家近处,便有大片二月兰。邻家因主人年老,儿孙远居海外,没有人侍弄国子,倒给了二月兰充分发展的机会。春来开得满国,像一大块花毯,衬着边上的绿松墙。花朵们往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在含笑望着它们。
④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来,都是二月兰的领地。面积虽小,也在尽情抛洒春光。不想一次有人来收拾院子,给枯草烧了一把火,说也要给野花立规矩。次年春天便不见了二月兰,它受不了规矩。野草却依旧猛长。我简直想给二月兰写信,邀请它们重返家园。信是无处投递。乃特地从附近移了几棵,也尚未见功效。
⑤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花,甚至语文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的模样。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站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我曾建议一年轻画徒,画一画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轻人交来一幅画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画有一枝伶仃的花,又依照“现代”眼光,在花旁画了一个破竹篮。
⑥“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它们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性,还有持久的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
⑦因为病,因为懒,经常几日不出门。整个春天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⑧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作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直连到松墙。好像原有的一大张绚烂的色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
⑨我知道,春归去了。
⑩在领地边徘徊了一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著。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僝风僽,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古诗云“开到荼蘼花事了”,我是总不知荼蘼是个什么样儿,却亲见二月兰蓦然消失,是春归的一个征兆。
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著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
【小题1】阅读第一段,抓住二月兰“声势最为浩大”的特点,选择文中词句,完成下列表格。
【小题2】作者在第五段写到了兰花,这样写用意是什么?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七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小题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魏得强
①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染了。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滾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②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特开。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那多变化的紫色,贯穿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只在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
③其实我家近处,便有大片二月兰。邻家因主人年老,儿孙远居海外,没有人侍弄国子,倒给了二月兰充分发展的机会。春来开得满国,像一大块花毯,衬着边上的绿松墙。花朵们往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在含笑望着它们。
④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来,都是二月兰的领地。面积虽小,也在尽情抛洒春光。不想一次有人来收拾院子,给枯草烧了一把火,说也要给野花立规矩。次年春天便不见了二月兰,它受不了规矩。野草却依旧猛长。我简直想给二月兰写信,邀请它们重返家园。信是无处投递。乃特地从附近移了几棵,也尚未见功效。
⑤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花,甚至语文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的模样。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站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我曾建议一年轻画徒,画一画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轻人交来一幅画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画有一枝伶仃的花,又依照“现代”眼光,在花旁画了一个破竹篮。
⑥“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它们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性,还有持久的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
⑦因为病,因为懒,经常几日不出门。整个春天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⑧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作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直连到松墙。好像原有的一大张绚烂的色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
⑨我知道,春归去了。
⑩在领地边徘徊了一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著。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僝风僽,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古诗云“开到荼蘼花事了”,我是总不知荼蘼是个什么样儿,却亲见二月兰蓦然消失,是春归的一个征兆。

【小题1】阅读第一段,抓住二月兰“声势最为浩大”的特点,选择文中词句,完成下列表格。
开花范围 | |
开得迅猛 | |
色彩绚烂 | |
【小题2】作者在第五段写到了兰花,这样写用意是什么?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七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小题4】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段的作用。
4.
隐形杀手——甲醛
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危害极大。人们往往谈“醛”色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装修污染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近年来公众的防治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材料污染仍然存在,且范国极广,污染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家庭中最常见的甲醛污染源,就是板材,尤其是人造板所含的脲醛胶。市场上几乎90%的复合地板、密度板等建材,都使用了脲醛胶。人们在装修房屋时,都无法避免。
③如果空间相对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会非常漫长。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啊。
④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0.6毫克/立方米时,人会感到眼睛受刺激、咽喉疼痛;如果在甲醛浓度超过10PPM的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人会泪流不止。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1995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而到了2004年,世界卫生织就已经在公告中明确将甲醛上升为一级致癌物。
⑤面对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一一甲醛,国家应该制定新标准,把含有脲醛胶的建材,从百姓家中清除出去,用无甲醛添加的新材料替代,最终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其危害。
【小题1】根据本文内容,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阅读选文,说说甲醛有哪些特点。
【小题3】第三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啊。
【小题4】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
【小题5】根据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减轻甲醛污染的措施与方法。
①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广泛存在于生活之中,尤其是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危害极大。人们往往谈“醛”色变,这是为什么呢?
②装修污染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近年来公众的防治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材料污染仍然存在,且范国极广,污染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家庭中最常见的甲醛污染源,就是板材,尤其是人造板所含的脲醛胶。市场上几乎90%的复合地板、密度板等建材,都使用了脲醛胶。人们在装修房屋时,都无法避免。
③如果空间相对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会非常漫长。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啊。
④甲醛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不适。当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0.6毫克/立方米时,人会感到眼睛受刺激、咽喉疼痛;如果在甲醛浓度超过10PPM的空气中停留几分钟,人会泪流不止。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1995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而到了2004年,世界卫生织就已经在公告中明确将甲醛上升为一级致癌物。
⑤面对人们身边的隐形杀手一一甲醛,国家应该制定新标准,把含有脲醛胶的建材,从百姓家中清除出去,用无甲醛添加的新材料替代,最终才能从源头上消除其危害。
【小题1】根据本文内容,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隐形杀手,是事物性说明文。 |
B.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甲醛,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
C.本文是事理性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
D.本文是事物性说明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
【小题3】第三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早在十几年前,有关专家就研究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那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挥发时间啊。
【小题4】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如果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甚至致癌,可见甲醛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极大的。
【小题5】根据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减轻甲醛污染的措施与方法。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5.
综合性学习。
10月以来,蜀山区住建局根据市区两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部署,深入开展住宅小区整治提升行动,从建立健全小区包联制度、细化督查机制、加强现场检查三个方面,促进小区居住环境改善。首先,社居委明确各住宅小区的文明创建包联人,同时细化包联人职责、考核机制等,督促包联人协调包联小区创建各项工作的落实。其次,对督查机制进行细化,以第三方检查为主,多部门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整治提升行动。
在以上机制的保障下,2019年元月3日、4日,区住建局,对西园、三里庵、笔架山、琥珀荷叶地五个街道的小区文明创建工作开展集中督查,内容包括公益广告宣传、非机动车管理、垃圾桶摆放等方面。对部分小区存在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散落拉圾未清理等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以本次整治提升行动为契机,改变小区居住环境,切实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1)请你给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休日,你在小区散步,看到你的同学想把共享单车骑进小区,正在与保安叔叔争执,你会劝告你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了你的话后,这位同学向保安叔叔表示了歉意,并保证今后不再这样做了。
(3)上文中画线句子用词不准确,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以来,蜀山区住建局根据市区两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部署,深入开展住宅小区整治提升行动,从建立健全小区包联制度、细化督查机制、加强现场检查三个方面,促进小区居住环境改善。首先,社居委明确各住宅小区的文明创建包联人,同时细化包联人职责、考核机制等,督促包联人协调包联小区创建各项工作的落实。其次,对督查机制进行细化,以第三方检查为主,多部门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整治提升行动。
在以上机制的保障下,2019年元月3日、4日,区住建局,对西园、三里庵、笔架山、琥珀荷叶地五个街道的小区文明创建工作开展集中督查,内容包括公益广告宣传、非机动车管理、垃圾桶摆放等方面。对部分小区存在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散落拉圾未清理等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以本次整治提升行动为契机,改变小区居住环境,切实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1)请你给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休日,你在小区散步,看到你的同学想把共享单车骑进小区,正在与保安叔叔争执,你会劝告你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了你的话后,这位同学向保安叔叔表示了歉意,并保证今后不再这样做了。
(3)上文中画线句子用词不准确,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