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1题)
咸阳城东楼①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③。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④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①此诗作于大唐王朝处于日薄西山、危机四伏之际。②汀洲:水中的小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③山雨欲来风满楼: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④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这里指诗人自己。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仲夏明媚的阳光照耀着英格兰。天空如此明净,太阳如此灿烂,在我们这个波涛围绕的地方,难得有一个这样的好天气,现在却接连很多天都这样。仿佛有一群意大利天气,像欢快的过路鸟从南方飞来,栖息在英格兰的悬崖上歇脚。干草己经收了进来;桑菲尔德周围的田野一片青翠,已经收割过了;大路让太阳晒得又白又硬;树木郁郁葱葱,十分茂盛;树篱和树林枝繁叶密,色泽浓重,和它们之间满地阳光的明亮的牧草地形成很好的对比。
在施洗约翰节前夕,阿黛勒在干草小径采了半天野草莓,采累了,太阳一下去她就睡了。我看着她睡着,然后离开她,到花园里去。
那是二十四小时中最可爱的一个小时——“白天己将它炽热的火耗尽”,露水清凉地降落在喘息的平原和烤焦的山顶上。在太阳没披上华丽的云彩就朴素地沉落的地方,铺展着一片庄严的紫色,在一个小山峰上方的一点上,红宝石和炉火般的光辉正燃烧着,高高地远远地扩散开去,变得柔和再柔和,覆盖了半个天空。东方有它自己的悦目的湛蓝的美,还有它自己的谦逊的宝石——一颗徐徐升起的孤独的星;它不久就要以月亮自豪,可是现在月亮还在地平线下面。
我在铺道上散了一会儿步;可是一阵淡淡的、熟悉的香味——雪茄烟味——从一扇窗子里飘了出来。我看见图书室的窗打开了有一手宽光景;我知道可能有人从那儿窥视,所以我就走开,到果园去。庭园里再没有哪个角落比这儿更隐蔽,更象伊甸园。这儿树木葱茏,鲜花盛开,一边由一堵高墙把它和院子隔开,另一边由山毛榉林荫道像屏障似的把它和草坪分开。尽头是一道坍塌的篱笆,这是唯一把它和孤寂的田野分开的东西;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篱笆,路两边是月桂树,路的那一头是一棵大七叶树,树的根部有一圈座位。在这儿,可以漫步而不让人看见。在这样蜜露降落、这样万籁俱寂、这样暮色渐浓的时候,我觉得我仿佛可以永远在这树荫下徘徊下去;但是初升的月亮把月光倾泻在比较开阔的地方,我受了引诱,正穿过园里较高的花丛和果林的时候,我的脚步却被阻止了——不是被声音,不是被景象,而是再一次被一阵警告性的香味阻止了。
香蔷薇、青蒿、茉莉、石竹、玫瑰都早已把芳香作为晚间祭品奉献出来了;这股新的香味既不是灌木香又不是花香,而是——我很熟悉——罗切斯特先生的雪茄的香味。我回过头来听听。我看见果实正在成熟的树木。我听见夜莺在半英里以外的树林子里歌唱。看不见什么走动的人影,也听不见任何走近的脚步;可是那香味却越来越浓;我得赶紧逃走。我从通灌木丛的小门走去,却看见罗切斯特先生正在走进来。我往旁边一闪,躲到常青藤的隐蔽处,他不会待久,他会很快就回去,只要我坐着不动,他绝不会看见我。
可是不——黄昏对他来说跟对我来说一样可爱,而这个古老的花园也是一样迷人。他信步往前走去,一忽儿拉起醋栗树枝,看看大得像梅子似的累累果实;一忽儿从墙上摘下一颗熟了的樱挑;一忽儿又朝花簇弯下身去,不是去闻闻它的香味,就是去欣赏花瓣上的露珠。一只大飞蛾嗡嗡地从我身边飞过,停在罗切斯特先生脚边的植物上,他看见了它,弯下腰去仔细看看。
(节选自《简·爱》,祝庆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小题1】选段赏心悦目的景物描写暗示了什么。
【小题2】《简·爱》以主人公“我”的视角叙述,有何好处?
【小题3】读完《简·爱》,你的脑中呈现出一个怎样的简·爱形象?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①可能也并不会受很大的影响。不过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骚人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无关紧要,对不对。
②没了李白,《全唐诗》大概会变薄一点,大约变薄四十至五十分之一。名义上,李白号称“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但要说数量,他远远没写到半个盛唐这么多。《全唐诗》一共900卷,李白占据了从第161至第185卷。少了这点,也算不得特别伤筋动骨。没有了李白,中国诗歌的历史会有一点点变动,古体诗会更早一点地输给格律诗,甚至会提前半个世纪就让出江山。好吧,反正我们普通人也不关心这些。
③没了李白,我们倒可能会少一些网络用语。比如“你咋不上天呢”,最先是谁说出来的?答案可能正是李白爷爷:“耐可乘流直上天?”还比如“深藏功与名”,出处是李白的《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当然,没有了李白这首诗,金庸也不会写出《侠客行》来。
④没了李白,我们还会少很多流行歌曲。黄安一定写不出《新鸳鸯蝴蝶梦》,来红遍当年的大街小巷、录像馆、台球厅了。“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就是出自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还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也是直接从这搬来的。
⑤如果没有李白,诗歌的江湖怕要地震。几乎所有大诗人的江湖地位,都会自动提升一档。李商隐千百年来都被叫“小李”,要是没了李白,他可以扬眉吐气地变成大李了;王昌龄就能冠miǎn堂皇的成为唐代七言绝句首席,因为唯一能和他对飙七绝的正是李白。至于杜甫,则会成为无可争议的唐诗第一人,没有“之一”。多这一个李白,就压了无数诗人。
⑥没有了李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话都会变得困难。我们不能说“青梅竹马”,不能说“两小无猜”,这都出自李白的《长干行》。你也无法形容两个人相爱得“刻骨铭心”,这个词儿出自李白的文章:“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你还不能形容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它也出自李白的一篇文章《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浮生若梦”不能用了,出处同样是李白这篇文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杀人如麻”也没有了,这出自李白的《蜀道难》。还有扬眉吐气、仙风道骨、一掷千金、一泻千里、大块文章、马耳东风……要是没有李白,这些成语我们可能都不会有了。此外,惊天动地、蚍蜉撼树、春树暮云、妙笔生花……这些成语也都和李白有关。
⑦如果没有了李白,当我们在社会上碰壁、消沉的时候,将不能鼓励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当我们遭逢了坎坷,也不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当我们和知己好友相聚,开怀畅饮的时候,不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当我们在股市上吃了大亏,积蓄一空的时候,不能宽yòu自己“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都是李白的诗句。
⑧没了李白,那个我们印象中很熟悉的中国,也会变得渐渐模糊起来。我们将不再知道黄河之水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庐山的瀑布有多高,不知道燕山的雪花有多大,不知道蜀道究竟有多难,不知道桃花潭有多深,不知道忧愁有多长。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这些地方的名气,大概都要略降一格。黄山、天台、峨眉的氤氲,多半也要减色许多。
⑨没了李白,会变样的还有日月星辰。抬起头看见月亮,我们无法感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无法吟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⑩李白如果不在了,后世的文坛还会发生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没有了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未必会“把酒问青天”。没有李白的“请君试问东流水”,李煜未必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没有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李清照未必会“九万里风鹏正举”。后世这一个个浪漫的文豪与词帝,几乎个个是读着李白长大的。没有了李白,他们能不能产生都将是一个问题。
⑪我们的童年世界也会塌了一角。每个小朋友记忆深处、平均每人要听300遍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典故可能也将没有了。它可是小朋友写作文的万金油典故。
⑫李白,这一位伟大的诗人,已经化成了一种基因,和每个华人的血脉一起流淌。
⑬______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中国人,______他半点都不喜欢诗歌,______会开口遇到李白、落笔碰到李白、童年邂逅李白,人生时时、处处、事事都被打下李白的印记。
⑭事实上,要检验一个人是不是中国人,就可以抛出一句“床前明月光”。只要他会汉语,多半就能接上“疑是地上霜”。
⑮不知道李白在世的时候,有没有预料到这些?
⑯他这个人是很纠结的。有时候说自己的志向是当大官、做大干部,轰轰烈烈干一场大事。有时候他又说自己的志向是搞文学,做研究:“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前一个志向,他没有实现。但后一个志向,他是超额完成了。所谓“垂辉映千春”,他已经辉映了1300年的春秋了,还会继续光辉下去。
⑰《国家宝藏》里,有一幕,让人热泪盈眶。当节目里问出:“千百年后,还有人记得壮志难酬的李太白吗”的时候,满屏都是“我记得”“必须记得”“我们一直都记得”“万年后依然记得”……
⑱大丈夫当如是也。
(出自《一个假设:如果没有李白》,作者:六神磊磊。有改动)
【小题1】在横线上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列诗句和出处。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伤筋(____________)动骨 (2)冠miǎn(____________)堂皇 (3)宽yòu(____________) (4)模(____________)糊
【小题3】从文章第⑥段中选用恰当的成语填空。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应该会少用很多成语:说童年,没有青梅竹马;说爱情,没有刻骨铭心;说享受,没有天伦之乐;说风骨神采,没有①______;说写作才能,没有②______……
【小题4】运用你的知识积累,完成下列各题。
(1)儿童的稚气、天真、活泼,让生活充满了情趣和朝气。“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是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儿童;“意欲捕鸣蝉,①______。”这是袁枚《所见》中的儿童;“儿童散学归来早,②______。”这是髙鼎《村居》中的儿童。
(2)古人常寄情明月,表达情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李白直接的表白;“露从今夜白,①__________。”这是②__________含蓄的表白;“不应有恨,③__________?”这是苏轼怨怼的表白。
(3)“长风破浪会有时”是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都表现了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同样是怀才不遇,可辛弃疾的感受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尽显人生无可言说的心酸与无奈。
(4)“骚人”原指《①______》作者屈原或《楚辞》作者,后泛指②______。在范仲淹看来,即使李白这样的骚人,也没有达到“古仁人”“③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境界。
【小题5】为下列语段选择关联词语。
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中国人, 他半点都不喜欢诗歌, 会开口遇到李白、落笔碰到李白、童年邂逅李白,人生时时、处处、事事都被打下李白的印记。
A.除非……除非……都…… | B.既然……既然……那么…… |
C.即便……即便……也…… | D.不光……不光……而且…… |
谷阳:我认为李白具有乐观自信的性格特点。你们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些诗句无不表现出高度自信、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成超: 。在供奉翰林期间,他敢叫高力士脱靴、让杨贵妃研墨,他在《饮中八仙歌》中甚至“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当他被权贵排挤时,他宣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出决不屈服的铮铮铁骨。
张宇:其实李白的性格中还有极其天真烂漫的一面,突出表现在他以月入诗的名句中。比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多么天真烂漫的想象!他甚至把月亮当成朋友和知音,和月亮真诚地交流: 。这种天真烂漫的情怀,让李白的诗句也具有了一种清水芙蓉般明丽清新的美。
⑴请替成超同学的发言补写一句开头。
⑵张宇同学的发言,横线上可用选项( )提供的诗句作为佐证材料。
①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②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④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①③⑤ | D.②⑤⑥ |
3.名著阅读- (共1题)
(1)水浒一百单八将中三位女性的姓名和绰号配对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母夜叉 ②母大虫 ③一丈青 a.扈三娘 b.孙二娘 c.顾大嫂
A.①——a ②——b ③——c B.②——a ③——b ①——c
C.③——a ②——b ①——c D.③——a ①——b ②——c
(2)阅读《水浒传》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选段,回答问题。
且说高俅得做了殿帅府太尉,选拣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所有一应合属公使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高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高殿帅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呈来,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随即差人到王进家来,捉拿王进。
高殿帅借口王进抗拒官府、搪塞自己而要执意拿下的真正原因是( )
A.自己的干儿子曾被王进教训而怀恨在心
B.王进没给自己送“孝敬银子”而怀恨在心
C.当年自己曾被王进的父亲一棒打翻而怀恨在心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1)下列诗句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的是(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5.作文- (共1题)
要求:(1)观点要明确,言之成理;(2)议论要言之有据,所选材料要与观点一致;(3)论证要合乎逻辑,思路要清晰,论证方法要恰当。
6.- (共1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①!汝此去,为求学也。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千金之资②,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已告罄?汝苟③在理应用者,虽每日百金,力亦足以供汝,特④汝不应若是耳。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且汝亦尝读《孟子》乎?大有为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心衡虑之后,而始能作。吾儿恃有汝父庇荫⑤,固不需此,然亦当稍知稼穑⑥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怠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固甚大也。余前曾致函⑦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
(节选自张之洞《复儿子书》)
(注释)①怪:觉得奇怪。②资:钱财,费用。③苟:假如。④特:不过。⑤庇荫:比喻尊长的保护、照顾。⑥稼穑:泛指农业劳动。⑦致函:给……写信。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_)
(2)生以乡人子谒余(________)
(3)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________)
(4)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2)吾儿恃有汝父庇荫,固不需此。
【小题3】(甲)(乙)两文,一是前辈给后学的赠言,一是父亲对儿子的教诲。他们如此良苦用心,目的是①__________。你从中获得的教益是②__________。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