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的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演说
(1)孙中山当时欲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2)《民报》是什么性质的报刊?
(3)为实现上面三种革命目标,孙中山在《民报》首刊上提出了怎样的政治纲领?
(4)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实现上述革命目标做了哪些革命活动?(提示:从组织建立、报刊宣传和军事活动三个方面来展开叙述)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的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演说
(1)孙中山当时欲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2)《民报》是什么性质的报刊?
(3)为实现上面三种革命目标,孙中山在《民报》首刊上提出了怎样的政治纲领?
(4)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实现上述革命目标做了哪些革命活动?(提示:从组织建立、报刊宣传和军事活动三个方面来展开叙述)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请回答
(1)“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是谁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的?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福建的厦门和台湾的金门隔海相望,其最近距离不足四千米。当人们在厦门岛东南面海滩游玩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峡两岸,各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厦门一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金门那边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请回答
(1)“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是谁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的?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3题)
6.
孙中山说:陆皓东是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所牺牲的那次革命活动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装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这次革命活动是
A.兴中会的成立 |
B.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
C.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
D.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 |
9.
下图是一枚三民主义纪念章,“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所谓“三民主义”指的是

①民族主义
②民权主义
③民主主义
④民生主义

①民族主义
②民权主义
③民主主义
④民生主义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0.
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
A.师夷长技 |
B.要反对外国侵略 |
C.要实行三民主义 |
D.要自强、求富 |
12.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社会革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本主义 |
13.
杨天石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据此判断,这次革命的旗帜是()
A.自强求富 | B.维新变法 |
C.三民主义 | D.民主科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