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tǐnɡ)以挞(tà)坚甲利兵乎?
——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书
(1)根据材料一,说说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法维新。
材料二: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
材料三:《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材料四:“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举行太大,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tǐnɡ)以挞(tà)坚甲利兵乎?
——光绪帝“明定国是”诏书
(1)根据材料一,说说光绪帝为什么决心变法维新。
材料二: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
材料三:《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材料四:“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举行太大,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康广仁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
观察下面A、B两幅图片

请回答:
(1)这两幅图片分别指19世纪末的哪两位维新志士?他们代表当时的哪一政治派别?
(2)1895年春,他们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1898年夏,他们又积极筹划了什么变法?结果如何?有何历史影响?

请回答:
(1)这两幅图片分别指19世纪末的哪两位维新志士?他们代表当时的哪一政治派别?
(2)1895年春,他们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3)1898年夏,他们又积极筹划了什么变法?结果如何?有何历史影响?
2.选择题- (共11题)
3.
1895年春,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赔款白银2亿两的消息传至北京,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这些应试举人听到的消息是
A.邓世昌壮烈牺牲 |
B.《南京条约》的签订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
5.
(题文)2015年12月5日—12月20日,国家话剧院上演了2015年度的收官大戏《北京法源寺》。这部戏截取了戊戌变法最具戏剧冲突的十天,用舞台的形式展开一段澎湃的故事。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 B.训练新式军队 |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 D.废除科举制度 |
6.
虽然它对清政府触动不大,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并拉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上文中的“它”指的是
A.公车上书 |
B.创办《万国公报》 |
C.强学会成立 |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
9.
某网站为纪念“百日维新”117周年展开了大讨论,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 |
B.戊戌变法时期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
C.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