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2017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4096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的沿海城市。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二从1915年起,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向传统儒家伦理展开猛烈进攻。1918-1919年,李大钊先后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颂扬十月革命并全面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五四爱国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并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二卷》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要思想对近代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思想解放运动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詹姆士二世在1688年光荣革命中被推翻,议会邀请詹姆士一世的女婿、奥兰治的威廉来英国当国王。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议会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的《权利法案》。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议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的权力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材料提供的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谁敢帝制自为成了人人讨伐的对象,谁还拖着辫子,抱着老黄历就成了封建余孽。革命派以振兴实业为己任,各级政府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法令和条例。据不完全统计,1912年一年内创立的各种实业团体就有40多个,所设工厂1502家。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辛亥革命产生的历史意义。
3.
经济全球化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又缠绕着荆棘和刺丛。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一】经济全球化的起点
(1)经济全球化就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形成一个整体的现象。据此,你认为经济全球化最早可追溯到哪一历史事件?请说出理由。
【探究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发展阶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期
以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和资本的大规模的国际性流动以及生产的国际分工为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
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
美国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第三阶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冷战的结束,为建立统一的世界市场提供了条件;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将公司内部的一体化扩散到全球;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表2
(2)根据表2信息,分析二战以后促进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探究三】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热门话题,坚决抵制和积极参与的立场始终并存。请选择其中一种立场结合史实加以论证。(要求:所选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选择题(共14题)

4.
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旨在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A.北京大学B.京师大学堂C.黄埔军校D.京师同文馆
5.
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一文中说:“华盛顿有所为,美利坚民族得以独立;华盛顿有所不为,美利坚人民不受其苦。”这一说法
A.肯定了华盛顿对美国的历史贡献
B.否定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C.很客观,没有一点主观性
D.很主观,无丝毫历史依据
6.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组织强学会
揭开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掌握政权
C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爆发
D
拿破仑建立帝国
法国大革命走向高潮
 
A.A
B.B
C.C
D.D
7.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下列能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影响“生产工具”的是
A.煤炭、石油的大量开采
B.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C.工厂生产和垄断组织出现
D.计算机代替部分人类脑力劳动
8.
下列描述符合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状况的是
A.英国殖民统治压制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南方和北方围绕奴隶制的废存问题而矛盾尖锐
C.林肯领导大陆军打败南方军队
D.北方的工厂大量使用黑人奴隶
9.
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说:“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材料所强调的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兼收并蓄B.闭关锁国
C.漫无目标D.彻底全面
10.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他称“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B.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摆脱国家民族危机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下图中A、D、E三国组建的军事(政治)组织是

A. 三国协约
B. 三国轴心
C. 三国同盟
D. 北约组织
12.
下图是世界历某一时期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1919-1921年建立的“体系”是
A.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
B.两极格局的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世界多极化格局
13.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1933年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   )
A.对外进行侵略扩张B.推行“杜鲁门主义”政策
C.放任经济自由发展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4.
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点的事件或现象有( )
①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②德国:纳粹政权掀起反犹狂潮  ③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美国:生产过剩,失业率高涨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5.
下图中,日本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美国的大力扶持
B.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D.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1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为此,欧洲国家(  )
A.加强军事合作B.与苏联展开对抗
C.逐渐走向联合D.寻求美国的援助
17.
(2018年江苏苏州模拟)***说:“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的是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是……张伯伦手上的石头却打到张伯伦自己的脚上了。”能印证这一论断的历史事件是
A.德军突袭苏联B.日军偷袭珍珠港
C.德军突袭波兰D.德军轰炸不列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