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你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爱国的青年词曲作者,请分别从时代背景和音乐艺术方面,概括你创作歌曲的思路。
【学以致用】
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 9月 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伟大意义。
团结合作,实现共赢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国共两党关系有过合作与冲突。某校八年级同学开展“国共两党关系”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

(1)图1、图2反映的国共谈判的重要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学以致用】
(2)国共两党“和则百姓福,战则百姓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合作与分裂知识。将表2补充完整。(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
表2 1924-1949国共关系史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感悟历史】
(3)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人们该如何抉择,上述史实给我们的什么重要启示?
【学以致用】
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 9月 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伟大意义。
团结合作,实现共赢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国共两党关系有过合作与冲突。某校八年级同学开展“国共两党关系”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

(1)图1、图2反映的国共谈判的重要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学以致用】
(2)国共两党“和则百姓福,战则百姓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合作与分裂知识。将表2补充完整。(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
表2 1924-1949国共关系史
时间 | 国共两党关系 | 成果或危害 |
1924---1927 | 第一次国共合作 | ① |
1927---1937 | 国共十年内战 | 给日本侵华带来可乘之机 |
1937---1945 | ② | ③ |
1946---1949 | 敌对状态打内战 | 人民遭殃,台湾、大陆骨肉分离 |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感悟历史】
(3)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人们该如何抉择,上述史实给我们的什么重要启示?
2.
泉州市各中学八年级开展“走进抗日救亡历史”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理解学习】
《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含义。
【联系乡土】
抗日战争时期,侨乡泉州涌现了无数的抗日英豪。图1、图13、图14所示泉州籍历史人物,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你学习了上述三位泉州籍历史人物的抗战事迹后,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请简要说明理由。
【研究学习】
郑江、蔡洋同学以抗日救亡歌曲研究抗战历史,撰写历史小论文,收集了以下歌曲:《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大刀进行曲》(1937年)、《黄河大合唱》(1939年)《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他们拟定的历史小论文题目分别是:《为抗战发出怒吼》、《聆听救亡歌曲、重温抗战历史》。
(3)据上述歌曲和抗日战争的有关历史,请你拟定一个历史小论文题目(不得照抄上述题目)。
【理解学习】
《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1)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含义。
【联系乡土】
抗日战争时期,侨乡泉州涌现了无数的抗日英豪。图1、图13、图14所示泉州籍历史人物,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2)你学习了上述三位泉州籍历史人物的抗战事迹后,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请简要说明理由。
【研究学习】
郑江、蔡洋同学以抗日救亡歌曲研究抗战历史,撰写历史小论文,收集了以下歌曲:《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大刀进行曲》(1937年)、《黄河大合唱》(1939年)《团结就是力量》(1943年)。他们拟定的历史小论文题目分别是:《为抗战发出怒吼》、《聆听救亡歌曲、重温抗战历史》。
(3)据上述歌曲和抗日战争的有关历史,请你拟定一个历史小论文题目(不得照抄上述题目)。
2.选择题- (共13题)
3.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以下关联不正确的是
A.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
B.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
C.渡江战役——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
D.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
8.
下图是1948年5月在一次“漫画月展”上展出的名为《支持得住吗?》的漫画。对此最为准确的理解是(提示图中人物蒋介石)( )


A.反映了在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侵略者节节败退的事实 |
B.反映了内战爆发后,解放军难以抵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
C.反映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被基本消灭后,南京政府难以支持 |
D.揭示出国民党军队难以支持的局面,预示解放战争必胜 |
10.
2005 年4 月29 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两只手伸过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60年前,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 )
A.《论统一战线》 | B.《论解放区战场》 |
C.《双十协定》 | D.《论联合政府》 |
11.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太岳兵团开辟豫陕鄂解放区 |
B.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D.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
12.
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战役初期1: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
14.
如下图所示战役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第一次超过了国民党军队 |
B.迫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解放了华北全境 |
C.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
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