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综(历史)试题(4)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88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3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图,同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2.
探究问题。
材料一英国到1800年时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其余地区合在一起生产的还多。更明确地说,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同样,英国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进而一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铁已丰富和便宜到足以用于一般的建设,因而,人类不仅进入了蒸汽时代,也跨入了钢铁时代。
——百度百科
材料二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缩短为7年,20世纪70年代以后只需3-5年。电子计算机的使用、新材料和火箭技术是空间开发的基础,空间开发又服务于海洋开发和生物工程,也促进了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漕来。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政治前提和理论基础各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对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进行评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材料一:如下表: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一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外交大事
1917年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1919年
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权益的要求遭拒绝
 
材料二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三进入21世纪,中国的国际地位被认为已达到19世纪初以来之巅峰……(因)中国日益增加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巨大势力……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强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指出促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因素。

2.选择题(共9题)

4.
口号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下列口号出现在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中的是
A.“还我青岛”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5.
下列史实发生在距今120年的是
A.京张铁路通车典礼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歌唱《义勇军进行曲》
D.政府下令剪辫
6.
“正确认识我国当今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党章总纲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从我国实际出发,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这一“科学结论”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7.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下列有关香港问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为方针而解决的
B.维护了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C.开创了港澳台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D.此问题得以解决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支持和推动
8.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包括
①形成的原因不同
②解决的途径不同
③性质不同
③允许台湾保留自己的军队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⑧④
D.①②③④
9.
拿破仑说:“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下列关于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礼物的各项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B.颁布《法典》
C.打败欧洲反法同盟
D.远征俄罗斯
10.
在一次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下列世界名人及其成就关联正确的是哪项?”选手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①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②梵高——《向日葵》
③欧仁·鲍狄埃——《英雄交响曲》
④郭沫若——《屈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图中漫画《葬礼》反映的是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的场景,他们也许已经明白,刚刚结束的这场战争成了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由此判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诺曼底登陆成功后
B.莫斯科保卫战之后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后
D.攻克柏林战役后
12.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美关系彻底破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