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奕䜣、曾、左、李,还有众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忧国之士都借它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材料一中奕䜣等人的“自强”活动称为什么运动?“李”为“求富”在上海创办了哪一企业?
材料二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謇“弃官从商”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3)1953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你知道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地吗?
材料四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材料一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已被赋予新的意义。奕䜣、曾、左、李,还有众多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忧国之士都借它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1)材料一中奕䜣等人的“自强”活动称为什么运动?“李”为“求富”在上海创办了哪一企业?
材料二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年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张謇“弃官从商”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二分析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3)1953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你知道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地吗?
材料四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2.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①》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巨人”应是指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材料三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①》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巨人”应是指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材料三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三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材料一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指的是哪一制度?
(3)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名称。简要说明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材料三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为我国建立什么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6)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材料一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三
时间 | 国内生产总值 | 工业增加值 | 粮食产量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978年 | 3642亿元 | 1607亿元 | 30477万吨 | 343元 |
2007年 | 246619亿元 | 107367亿元 | 50150万吨 | 13786元 |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材料一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些严重失误?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指的是哪一制度?
(3)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名称。简要说明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4)材料三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为我国建立什么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6)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2题)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7.
育华中学计划举办一个以“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为主题的讲座,想请一位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家长做主讲人。下面几位家长中,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A.赵家长(62岁) |
B.刘家长(74岁) |
C.孙家长(54岁) |
D.李家长(44岁) |
8.
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后,小文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
B.新中国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 |
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 |
D.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
10.
建国前夕,***、周恩来联名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12.
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
A.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
B.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
C.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D.确立***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13.
据统计,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1.17亿,占全国农户的96%,这说明中国农村已经
A.完成了分田到户 |
B.实现了现代化 |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D.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
15.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
B.科学文教事业遭到摧残 |
C.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
D.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
18.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_______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A.政府 | B.企业 | C.市场 | D.劳动者 |
19.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的对外开放格局。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
B.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
20.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
B.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途中 |
C.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
D.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上 |
2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部署。
A.物质文明建设 |
B.法治建设 |
C.思想建设 |
D.生态文明建设 |
23.
1980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在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新中国的变化真大呀!”据此判断,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A.深圳 | B.广州 | C.厦门 | D.上海 |
24.
下表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跨了三大步的情况,这种变化直接得益于
A. 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B. 乡镇企业的发展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年代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粮食产量 | 5.02亿公斤 | 5.70亿公斤 | 7.15亿公斤 |
A. 人民公社制度的实行
B. 乡镇企业的发展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