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从欧洲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相继出现了……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
材料三
材料四 1861年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蓬勃兴起,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这些都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发生重大社会变革的共同时代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日本走出材料所述困境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试列出日本政府将“世界文明”引入“东洋孤岛”的两项措施。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1年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哪些有利因素?这与那一重大改革密切相关?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这一时期的革命和改革给中国发展所提供的借鉴经验有哪些?
材料一 一个农奴的反应: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向我十岁的儿子尽可能简单地解释这个宣言的本质,祝愿在他的心灵中能够永远刻上3月5日这个日子,以及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的名字。我无法待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美)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俄国工业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数据统计表年份 | 棉花加工/吨 | 冶铁/吨 |
1861 | 30951 | 327610 |
1891 | 171994 | 992210 |
材料三 宣言声明:南方的奴隶将得到解放,一旦北方联邦军队进入叛乱区,就解除他们的奴隶枷锁。于是,他将这场内战变成了一场解放奴隶的战争,从而得到了许多政治和军事上的优势。北方人的士气更加高涨,南方人的继续顽抗似乎已经是徒劳无益的了。这一宣言鼓励大批奴隶离开他们南方的主人,开创了北方军队征集黑人新兵的新局面。
材料四 美国南北战争后,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工业进入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在1860—1913年间,……生铁的产量由84万吨增长到3146万吨,煤的开采量由1818万吨增加到5亿多万吨,钢的产量在1860年只有1.2万吨,1913年达到3180万吨。
——于涛《浅谈美国南北战争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1)材料一反映了1861年改革的哪一项内容?“一个农奴的反应”说明这个农奴对此次改革怀有怎样的心情?(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宣言”出自哪部文献?并根据材料指出这一宣言在南北战争中产生的影响。
(4)阅读以上四则材料,试从方式和结果两个角度分析俄、美两国“异曲同工地演绎了自己的精彩”的含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现代史就是一部现代化的发展史,而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通过努力逐渐解除各种束缚而获得自身解放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材料二 近代法国史学家薛纽伯曾说: “旧时的法律是贵族的,它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谟克拉西(民主)的,它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
——摘自 [法]薛纽伯 《现代文明史》
材料三 “机器人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对人的体力劳动的替代,“机器人革命”则推动了机器对人的脑力劳动的替代……由于机器的功能延伸和对人的替代,单一生产单无中对人的需求量相对下降;随着机器复杂度的增加,实际上对产业工人在多领域的技能和编程、系统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摘自人民日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1)材料一中的“古学复兴”指什么?梁启超认为其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薛纽伯认为“现在社会”法律对人的意义是什么?并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欧美国家颁布的法律文献及其内容予以说明(任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使人得到解放的?“机器人革命” 对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4)综上所述,你认为在人的解放中最重要的是哪方面?另举一例史实加以论述 (中外史实皆可)。
2.选择题- (共30题)
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
B.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
C.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D.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扩张道路 |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
B.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
C.允许农奴自由选择职业 |
D.仿照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
A.让农民获得了自由 |
B.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
C.提高了工人的待遇 |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
A.《人权宣言》 |
B.《汉谟拉比法典》 |
C.《宅地法》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A.提倡“文明开化” |
B.实行征兵制 |
C.加强中央集权 |
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
A.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
B.“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
C.“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
D.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

①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③都属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
④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A.地心说 |
B.万有引力和运动三定律 |
C.微积分学 |
D.广义相对论 |
A.亚历山大一世 |
B.伊凡四世 |
C.尼古拉二世 |
D.彼得一世 |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
A.玻利瓦尔 | B.圣马丁 | C.爱迪生 | D.华盛顿 |
A.微积分 |
B.电磁感应原理 |
C.地心说 |
D.万有引力定律 |
A.农奴自由受限制 |
B.农奴获得土地需要交纳赎金 |
C.农奴不能选择职业 |
D.地主可以继续买卖农奴 |
A.解放黑人奴隶 |
B.维护国家统一 |
C.维持联邦现状 |
D.保留奴隶制度 |
A.推翻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 |
B.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
C.统一的联邦和统一的经济制度 |
D.同一文化和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
A.改革不彻底,维护了地主的利益 | B.结束了沙皇统治 |
C.消除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 D.保证了农民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
A.黑人奴隶制度 | B.封建农奴制度 |
C.英国殖民统治 | D.封建等级制度 |
A.西欧城市兴起的表现 | 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 D.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法国大革命 |
C.俄国农奴制改革 |
D.日本明治维新 |
A.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 | B.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
A.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勇敢地向教会发起了挑战 |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说” |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
A.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 B.创制最早的火车 |
C.成功研制第一辆汽车 | D.工厂中采用新的动力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