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闭关自守导致愚昧落后,选择开放,就是选择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明治天皇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
(1)三菱公司的创立和发展源于明治政府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清朝大多数官僚认为“夷人”侵略中国,“焚毀圆明园”,“当不忘雪耻复仇,岂能师事夷人?”少数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民营工业企业。一度迅速发展,但由于技术薄弱,在90年代被英国的耶松船厂吞并。
(2)材料一、二中两国的近代化探索结果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请加以分析。
材料三:1980年,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开始,逐渐走向全方位的开放,外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向世界。吉利集团立足本土,自创汽车品牌;2004年,吉利在香港上市;21世纪初,通过一系列跨国收购掌握了汽车核心技术;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多家工厂,整车出口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24.8万辆,同比增长63%。
(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吉利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
(4)综合上述材料,在三家企业不同命运的对比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1868年,明治天皇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在欧洲的造船厂,活跃着日本人的身影,他们对西方文明“始惊”、“次醉”、“终狂”。1871年,岩崎弥太郎创办三菱公司。公司依靠雄厚的资本和政府扶持,开办银行、造船厂、炼铁厂等,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财团。
(1)三菱公司的创立和发展源于明治政府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清朝大多数官僚认为“夷人”侵略中国,“焚毀圆明园”,“当不忘雪耻复仇,岂能师事夷人?”少数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家民营工业企业。一度迅速发展,但由于技术薄弱,在90年代被英国的耶松船厂吞并。
(2)材料一、二中两国的近代化探索结果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请加以分析。
材料三:1980年,中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开始,逐渐走向全方位的开放,外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中国企业也纷纷走向世界。吉利集团立足本土,自创汽车品牌;2004年,吉利在香港上市;21世纪初,通过一系列跨国收购掌握了汽车核心技术;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多家工厂,整车出口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24.8万辆,同比增长63%。
(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吉利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
(4)综合上述材料,在三家企业不同命运的对比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2.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政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和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材料二:“请你们相信,为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列宁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指的是什么?列宁之所以认为这件事情总的来说是正确的,是因为它的结果是什么?
(2)从材料二来看,沙皇在做“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时是以什么为政治前提的?他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农民获得了哪些自由?列宁说农民被剥夺的“一干二净”,说明上述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一:“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政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和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材料二:“请你们相信,为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列宁
(1)材料一中,列宁所说的“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指的是什么?列宁之所以认为这件事情总的来说是正确的,是因为它的结果是什么?
(2)从材料二来看,沙皇在做“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时是以什么为政治前提的?他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农民获得了哪些自由?列宁说农民被剥夺的“一干二净”,说明上述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3.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下图)南北冲突的基本原因

材料二:“奴隶制度是和自然正义、政府的共和形式、基督教的宗教信仰等原则相违背的;奴隶制度对于国家的繁荣是有破坏性的,因为他危害了各州的治安,联合和自由……”
——摘自《美国反对奴隶制度协会章程》(1833)
材料三: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据材料一回答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1833年成立的反对奴隶制度协会为何要反对奴隶制度?
(3)根据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是指南北方的什么经济体制?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材料一:(下图)南北冲突的基本原因

材料二:“奴隶制度是和自然正义、政府的共和形式、基督教的宗教信仰等原则相违背的;奴隶制度对于国家的繁荣是有破坏性的,因为他危害了各州的治安,联合和自由……”
——摘自《美国反对奴隶制度协会章程》(1833)
材料三: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据材料一回答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1833年成立的反对奴隶制度协会为何要反对奴隶制度?
(3)根据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是指南北方的什么经济体制?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
2.选择题- (共22题)
4.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C.巴黎公社的成立 | D.十月革命的胜利 |
5.
在今天菲律宾的马克塔岛有一块关于航海家麦哲伦的双面碑,碑文正面记载着“我们在此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一一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险的麦哲伦”;碑文背面记载着“麦哲伦的船队于1522年返抵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就这样完成了”。据此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麦哲伦船队证明了地圆学说 |
B.麦哲伦被杀是因为菲律宾人认为他是殖民入侵者 |
C.麦哲伦航海得到西班牙政府的支持 |
D.麦哲伦航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
6.
中世纪以来,拉丁文是教会认定的官方语言。而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采用的分别是意大利托斯卡纳方言、英语。这说明文艺复兴
A.具有反对教会的倾向 |
B.提倡人文主义 |
C.促进了思想解放 |
D.比较低级、粗俗 |
7.
马克思说,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满足了人们对黄金的需求 |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C.巩固了西葡在欧洲的地位 |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
8.
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庆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A.主张建立“节俭教会” |
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
C.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
D.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 |
9.
“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材料说明拿破仑夺取政权
A.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
B.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
C.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 |
D.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 |
10.
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导致宫廷服饰出现较大变化,王室审美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美观念变化的根源是
A.君主权力受限 | B.文艺复兴深入 | C.工业革命展开 | D.社会经济衰退 |
11.
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
B.实现民族独立 |
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
D.废除君主专制 |
12.
1640年,在英国议会上、议员们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这一斗争
A.掀开资产阶级革命序幕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C.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D.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
13.
九年级某班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A.都发生于18世纪 |
B.都反抗殖民压迫 |
C.都推翻了封建制度 |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
14.
恩格斯指出: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这里强调了拿破仑( )
A.受到了德国人民的欢迎 | B.损害了德国的利益 |
C.传播了法国革命的精神 | D.有利于德国的统一 |
15.
200多年前,从一个岛国开始,曾经发生过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启这场“革命”的发明是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火车 D. 汽车
A. 珍妮机 B. 蒸汽机 C. 火车 D. 汽车
17.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
A.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统治 |
B.满足了美国公民获得西部土地的愿望 |
C.取消了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
18.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这表明( )
A.农奴没有获得解放 | B.农奴制危机严重 |
C.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 | D.改革是封建性质 |
19.
“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理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
20.
电影《乱世佳人》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段历史,剧中有一个“许多黑人行进在北方军队的行列中”的镜头,之所以出现这一场景主要是因为林肯政府颁布了
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
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
C. 《宅地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近200万兵力,一共伤亡70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史称“凡尔登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A.武器的先进性 |
B.进攻的快速性 |
C.范围的广泛性 |
D.战争的残酷性 |
22.
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年份 | 1880 | 1900 | 1910 | 1920 |
产量 | 0.04 | 0.21 | 0.46 | 0.94 |
A.蒸汽机的改良 |
B.火车的诞生 |
C.内燃机的应用 |
D.电灯的发明 |
24.
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因为他的作品
A.描写的都是俄国革命情况 |
B.内容涉及了大量哲理、道德、宗教和历史问题 |
C.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
D.刻画人物细腻有特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