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75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

1.综合题(共1题)

1.
19世纪中叶,美国上空翻滚着不安的阴云。《走遍全球》栏目组来到了美国,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时刻关注着美国。
(名人点评揭秘美国)
材料一:“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两种社会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战争的爆发?
(关注大选聚焦林肯)
材料二:林肯当选了,但他明白,等待他的,绝不是就职仪式上的万民欢呼,而是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2)用史实证明林肯当选导致了“一场大规模的腥风血雨的搏杀”。
(绝境废奴解读政策)
材料三: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这一政策出台后,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青史留名众说纷纭)
材料四: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4)材料四中的“倒下去”指的是什么事件?马克思认为林肯是一位英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选择题(共32题)

2.
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
A.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B.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C.都向西方学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都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扩张道路
3.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两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由林肯领导B.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4.
美国南北战争前是两种经济格局,这“两种经济格局”是指(   )
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②南方封建经济
③北方奴隶制经济
④南方种植园经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材料中的信息表明,“第一次变革”使俄国
A.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6.
(题文)美国前总统布什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下列文献中,在美国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D.《民法典》
7.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7 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本原因
B.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C.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
D.都建汇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8.
(题文)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
A.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B.引发了国际工人运动
C.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9.西瓜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其中细胞数目增多是由于(  )
10.
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作用是(  )
A.更新了农业生产结构B.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C.缩小了城乡差别D.促进了工业发展
11.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时,我市交警会在考场周围控制车辆通行、歌厅娱乐等活动,这是在 {#blank#}1{#/blank#}(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2.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时,我市交警会在考场周围控制车辆通行、歌厅娱乐等活动,这是在 {#blank#}1{#/blank#}(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3.
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14.
19世纪50年代,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________。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15.
1861年的世界没有下列哪件大事发生(   )
A.中国洋务运动开始B.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开始D.美国内战爆发
16.
(题文)巴西是名列全球第五的世界大国。历史上巴西曾沦为下列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  )
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葡萄牙
17.
找出下列斗争中反对对象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B.美国的独立战争
C.中国的鸦片战争D.19世纪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8.
(题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解放农奴B.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D.加强沙皇专制
19.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20.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  )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21.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很多是农奴身份,财产有可能随时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农奴的地位有所提高
22.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经历了缓慢而谨慎的酝酿过程,其主要原因是(  )
①改革必然触动封建地主利益,阻力非常大 
②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③害怕引起人民大规模暴动 
④为了维护封建地主利益
A.①②B.①②④C.①④D.①③④
23.
18世纪初和1861年的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
A.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
B.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D.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
24.
下列有关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英国——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B.俄国——避免革命的改革
C.日本——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D.美国内战——为民族独立而战
25.
1819年,玻利瓦尔曾说:“西班牙王室对美洲大陆敲骨吸髓的掠夺性已成为过去……我们的政体应该成为一种建立在民权基础上,使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尊重公民自由,废除奴隶制度,取消等级特权。”这表明拉美独立运动对下列哪一事件产生影响
A.文艺复兴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26.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主要打击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
B.西班牙和葡萄牙
C.英国和美国
D.法国和葡萄牙
27.
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该是
A.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28.
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实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顺应了历史潮流,在改革中所做的努力应予肯定
C.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改革很不彻底,存在局限性
29.
19世纪中后期,日本以纺织业为重点的轻工业发展特别迅速,到1890年,日本已从棉纺进口国变为棉纺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
A.实施殖产兴业政策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废除封建等级制度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0.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就注定这场改革( )
A.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B.没有任何成效
C.废除了农奴制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1.
他领导和完成了南美的独立战争,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现在南美北部诸国中,有他的雕像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广场、城市和国家,他就是“解放者”( )
A.玻利瓦尔B.华盛顿C.圣马丁D.卡斯特罗
32.
1863年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B.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3.

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从起点A出发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到某一点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损失了50J,机械能损失了10J,设物体在上升、下降过程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该物体在落回到A点的动能为:(g=10m/s2)(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