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部编)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测试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75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经常认为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或阶级:“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这种将社会整齐地分化为三个阶级的模式抓住了中世纪欧洲的一些重要事实,它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均不平等的社会……却也忽略了一些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带来诸多变化的过程。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分别主要指哪些人。
(2)你是否同意“这种将社会整齐地分化为三个阶级的模式抓住了中世纪欧洲的一些重要事实,它清晰地反映了一个在政治、社会和经济上均不平等的社会……却也忽略了一些为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带来诸多变化的过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世界总人口
1650年
18.3
18.3
2.4
5.45亿
1750年
19.2
13.1
1.6
7.28亿
1850年
22.7
8.1
5.1
11.71亿
1900年
24.9
7.4
9.0
16.08亿
 
——依据《全球通史》《中国农业的发展》编制
材料二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人数的4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变化的基本趋势。
(2)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出这一时期影响三大洲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
(4)上述材料及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选择题(共14题)

3.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反对黑暗的封建制度
B.都主张维新变法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4.
某班同学研讨的历史知识,其内容有“开展垦殖运动”“农奴获得离开庄园的机会”“手工工场”“市民阶层”等。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
A.西欧城市的发展
B.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基督教的兴起
D.西欧庄园的发展
5.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分别是中国和英国的文学巨匠,两人都逝世于1616年。中英两国曾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下列表格空白处应填入(  )
姓名
国籍
作品
汤显祖
中国
《牡丹亭》
莎士比亚
英国
 
 
A.《马可·波罗行纪》B.《神曲》C.《哈姆雷特》D.《天方夜谭》
6.
14-17世纪的西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些思想文化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他们是(   )
①但丁  ②达·芬奇   ③哥伦布   ④达·伽马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④
7.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层纱幕”在意大利最先消散是由于(   )
A.罗马共和国崛起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的兴起D.殖民扩张活动
8.
下图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年)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B.保守主义
C.封建主义D.专制主义
9.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3V,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3V,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12.

Mike likes __________ and I like __________.

13.

Mike likes __________ and I like __________.

14.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年)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法国
15.
“1500年左右,大西洋的开放……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下列不属于“灾难”的是(   )
A.增加资本积累B.丧失精壮劳力
C.沦为殖民地D.土著居民遭屠杀
16.
新航路开辟后,“三角贸易”发展起来,贸易中的商品有枪支、烟草、蔗糖、黑奴等,其中最能揭示“罪恶贸易”的是()
A.枪支贸易B.烟草贸易
C.蔗糖贸易D.黑奴贸易

3.单选题(共3题)

17.
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全球化进程开始。“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   )
A.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人类从分散走向会合
C. 资本输出成为主要形式   D. 英国殖民扩张时代开启
18.
杰本明·基恩曾指出,哥伦布的抱负和理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实意思是美洲的发现(  )
A.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融合
19.
“西班牙向西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