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374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所示文件颁布实施的时间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图2是哪一次会议通过的?该文件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3的历史地位。
(4)从上述三部国家根本法的变化,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简要分析第二次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2)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列举两个我国开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并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1972年1~9月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取得重大突破。
﹣﹣新华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969﹣1972年中国外交热潮的主要事件(至少举三例)。
材料二:中美关系之所以改善,是由多种因素促成。国际上,中国的核囯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美国国内,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囯将独占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改善。根据材料二,概括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

2.选择题(共22题)

4.
近代工业,其实质是使用机器生产。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
5.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力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如图中空格①、②处分别应为(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封建社会
B.五四运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辛亥革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共产党成立、社会主义社会
6.
日本《田中奏折》中写道:“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方针之后,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人民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
7.
时代特征就是某个时间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现象和特殊性。中国1945-1949年的时代特征可以概刮为(    )
A.辛亥风云B.长征岁月C.敌后抗战D.迈向解放
8.
时间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列时间轴中①处应该为
A.土地革命时期
B.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9.
195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这次土地改革(  )
A.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B.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C.稳定了全国的物价D.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10.
1958年6月,《人民日报》两条头版消息启动了“农田里放卫星”的发射机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注重科学,航天突破B.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C.思想解放,开拓创新D.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11.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加强民主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C.消灭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12.
1952年,***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在未来要把私营工商业经济挂在共产党的火车头上,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为实现这一设想,我国(  )
A.组织互助组B.成立生产合作社
C.通过赎买实现公私合营D.建立人民公社
13.
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作出这一决定的依据是(  )
A.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中国反帝斗争的需要
C.新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需要
D.中国的具体国情
14.
1956年国庆阅兵仪式上,***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看,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说的“飞机”制造于
A.土地改革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15.
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A.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D.强调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6.
下表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表中信息反映我国(  )
对外贸易
(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2年
381.4
1154.4
4722.9
38671.2
引进外资
(已利用外资)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2年
270.5
1028.9
5935.6
11329.4
 
A.经济特区的建立B.改革重点从农村走向城市
C.对外开放的扩大D.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WTO
17.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明确提出(  )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D.判断经济体制的是非标准
18.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上海浦东B.海南岛C.深圳D.长江三角洲
19.
(题文)198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由此判断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20.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上级国家机关颁布的条例、发布的命令、制定的规定,凡有不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可以报请批准变通或停止执行。如:在执行全国性的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少数民族有自己民族的节假日。这体现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21.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一评价是因为这次会议(  )
A.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C.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国倡议“一带一路”和筹建亚投行
22.
下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发行的纪念邮票。下列对香港回归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
②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③香港回归标志着我国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④香港回归开启了香港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3.
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位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与此人相关的成就是(  )
A.籼型杂交水稻
B.原子弹试爆成功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24.
1986年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对全世界在小学求学的儿童从80%增加到84%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恢复高考招生
B.《义务教育法》出台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5.
新中国由“旧四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向“新四大件(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再到“手机、电脑、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的转变,这直接反映了我国(  )
A.教育水平的提高B.综合国力的提高
C.国防实力的增强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