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堂达标训练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66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之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
(2)阅读材料二、三,指出“解放农奴”如何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自救运动?结果有何不同?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  “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7世纪俄国的状况。
(2)对于材料二中这次改革,有人说是“地主的悲歌”,有人说是“农奴的盛宴”,有人说是“历史的转折”。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2.选择题(共9题)

3.
学习历史要注重理清线索,进行横、纵比较。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光荣革命②俄国 1861 年改革   ③大化改新④巴黎公社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4.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解放农奴的改革方案时说:“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下列叙述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A.改革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改革会保留大题的封建残余D.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5.
1693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
A.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D.推行文化教育,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6.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由此分析可以得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①市场 
②劳动力 
③资金 
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这表明(  )
A.农奴没有获得解放B.农奴制危机严重
C.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D.改革是封建性质
8.
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地废除农奴制度,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B.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变革俄国的专制制度
D.改变农奴命运,提高农奴社会地位
9.
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自由劳动力,不同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这一条件,下列属于获得自由劳动力的方式是
①英国的圈地运动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三角贸易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
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
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获得了人身自由
D.沙皇专制统治废除
11.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遇到了阻碍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两国亟待解决的相同任务是(    )
A.引导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C.维护国家的统一D.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