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56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30

1.综合题(共3题)

1.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的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为实现革命目标,他在1912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
材料二:辛亥革命的失败使陈独秀对中国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为西方的文明,中国才有救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
(2)辛亥革命失败后,哪些社会现状促使陈独秀主张进行思想文化革命?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图1、图别反映了哪一历史信息?说说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
历史上,国共两党有合作也有分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辛亥革命以后,以迄于今,……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此全国人民所为疾首蹙额,而有识者所以彷徨日夜,急欲为全国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19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外侮日深,国家益趋危殆……国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觉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之意义……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必集中整个民族力量,自卫自助,以抵暴敌,挽救危亡。
——1937年9月,蒋介石对中共宣言的谈话
材料三:1946年6月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约为430万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约127万人;经过一年多战斗,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增加到195万,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

图1转战陕北   图2千里跃进大别山
(1)材料一表明当时国共两党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开展了哪一重大革命活动?
(2)根据材料二回答:哪一历史事件使中华民族到了“存亡危急之秋”?中华民族最后能够“挽救危亡”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的图文资料,简要分析中共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答你有什么感悟?
3.
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之由)
材料一: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政局极度混乱。为此,希特勒不断对外扩张,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地区割让给德国。慕尼黑会议期间,希特勒曾对墨索里尼说:“终有一天我们将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
(1)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德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有哪些?
(战争之博)
材料二:经过激烈的战斗,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结束了“一场黑白分明的善恶之战”。
(2)列举亚洲战场上法西斯暴行和反法西斯战役各一例。据此,请从战争性质的角度谈谈你对二战是“一场黑白分明的善恶之战”的理解。
(战争之殇)
材料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相关数据统计表
 
军民伤亡(人)
经济损失(美元)
世界
9000多万
直接军事损失1.1万亿,参战国物资损失4万亿
中国
3500多万
1000多亿(直接),5000多亿(间接)
 
(3)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材料三的史实,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战争之思)
材料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付出最多,最终哪怕是惨胜,中国人也是赢得最多,那是因为中华民族将自己的双重命运——民族与民主的命运全部抵押了上去,赢得了双重前途——摘自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
(4)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赢得最多”?

2.选择题(共13题)

4.
下列文献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宪法性质的是
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④《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
思维导图是提升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判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
D.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6.
某次音乐会的节目单如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和《大会师》。该次音乐会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建党伟业B.长征精神C.抗日烽火D.解放岁月
7.
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在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王老师的爷爷参加的应该是(    )
A.八路军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工农红军D.北伐军
8.
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共同点是
①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努力
②都初步实现了国共合作
③都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④都有利于中华民族团结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
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一条船只开始,到大片船只结束。”“大片船只”指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小强从小是个听话的孩子,可自从进入了中学就像变了一个人。小强做事喜欢按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来,而且还专爱跟妈妈“作对”。小强的表现反映了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    )
11.小强从小是个听话的孩子,可自从进入了中学就像变了一个人。小强做事喜欢按自己的观点和生活方式来,而且还专爱跟妈妈“作对”。小强的表现反映了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    )
12.
新中国成立使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
13.
近代中国百年的奋斗历程深刻地证明社会变革能否成功的基础是
A.广大民众的广泛参与
B.强大武装力量的支撑
C.正确革命纲领的指引
D.先进理论武装的政党的领导
14.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指
A.诺曼底登陆战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莫斯科保卫战
D.斯大林格勒战役
15.
如图,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成立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是
A.AB.BC.CD.D
16.

What can we do         pollutio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