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理科)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0355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单选题(共28题)

1.
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
A.建立宪政民主
B.赢得民族独立
C.推翻封建统治
D.解决民生问题
2.
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3.
读下图,与之相对应的是
A.华盛顿体系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雅尔塔体系D.布雷顿森林体系
4.
1492年,带领船队走向西的海路,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5.
17世纪,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是
A.荷兰
B.法国
C.西班牙
D.英国
6.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下列哪一重要现象
A.手工工场建立
B.工厂制度建立
C.垄断组织产生
D.资本全球扩张
7.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
A.汽车时代
B.蒸汽时代
C.网络时代
D.电气时代
8.
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输入英国棉纺厂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
C.棉纺织领域里的技术革新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9.
西方列强早期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世界贸易
B.直接掠夺财富
C.掠夺工业原料
D.倾销过剩产品
10.
“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下列观点符合材料的是
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
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
11.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12.
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表是对这四次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前10个高频词的次数统计。其中与党的十四大相对应的一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大致历经的顺序是
A.思想文化—制度一器物
B.器物—制度一思想文化
C.制度一器物—思想文化
D.思想文化—器物—制度
14.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15.
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的《离骚》。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由主义
D.理想主义
16.
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条件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17.
东晋时期,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被后代尊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A.柳公权
B.欧阳询
C.颜真卿
D.王羲之
18.
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注重继承中国画的传统并加以创新。下图为齐白石的作品,最能体现作者继承与发扬的中国画传统是
A.风俗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花鸟画
19.
这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到弱的必然命运。这部书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20.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两派都致力于
A.实行三民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建立共和政体
D.推动民主进程
21.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发起思想革命,打出的旗号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德先生”与“赛先生”
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2.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这一言论针对的是
A.抵抗派
B.洋务派
C.顽固派
D.维新派
23.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伸民权,设议院”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4.
21世纪初,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是
A.***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新民主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5.
***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6.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
27.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28.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人的生命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社会现实

2.多选题(共4题)

29.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
A.引发了价格革命
B.引发了工业革命
C.引发了商业革命
D.引发了政治革命
30.
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提出“冲绝网罗”,抨击“纲常礼教”;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知识分子树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利用传统思想进行社会改良
B.倡导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抨击封建道德,学习西方文化
31.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的转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是
A.李大钊
B.蔡元培
C.陈独秀
D.胡适
32.
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受苏共“二十大”的影响,***及时地提出了以苏联为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并提出了不少极具深远意义的理论和思想原则。这些理论和思想原则有
A.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团结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8道)

    多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