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优秀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51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5

1.综合题(共2题)

1.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识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又是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单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上述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中、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俄两国社会改革内容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一、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
(5)上述改革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扣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材料三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在通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
(3)根据材料三,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四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4)依据材料四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选择题(共22题)

3.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对两个历史事件的比较,他比较的是
A.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B.戊戌变法与废除农奴制改革
C.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
D.明治维新与废除农奴制改革
4.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古代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
A.种姓制度B.中央集权制C.君主立宪制D.雅典民主政治
5.
西亚文明古国创造的文化成就是(  )
A.
B.
C.
D.
6.
限制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由人治走向法治的文件是( )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法典》
7.
英、美、法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等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所体现的共同法治精神是
A.法治取代人治B.限制王权C.否定封建专制制度D.反对殖民统治
8.
有“一代才女”之称的史学家陈衡哲称赞但丁是“中古文化的结束,也是近古文化的先锋。”其中“近古文化”始于
A.文艺复兴B.英国确立君主立宪
C.新航路开辟D.《人权宣言》发表
9.
王老师在讲授“文艺复兴”教学内容时,根据课标的要求,以“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下面四位同学的观点中,你认为符合主题的是( )
A.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C.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D.无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10.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指
A.一党专政独立与人权B.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原则
C.多党执政人权与法治D.民主共和制王权高于议会
11.
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英国工业革命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12.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主要是指(  )
①赢得了美国的独立
②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③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④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3.
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兼战士创造的,这两个人的关系超过了一切古老的传说中最动人的友谊的故事。”这两个人是
A.法拉第和爱迪生
B.卢梭和伏尔泰
C.牛顿和爱因斯坦
D.马克思和恩格斯
14.
(2015·湖北黄石)19世纪,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下列改革或革命不符合的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B.美国南北战争
C.中国太平天国运动D.日本明治维新
15.
在九年级(1)班的历史复习课上,同学们根据复习要求,将发生在十九世纪60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归类。在他们排好的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是
①美国南北战争
②俄国废除农奴制
③日本明治维新
④中国洋务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
有评论称,若不是林肯改写了美国广大黑人奴隶的命运,就不会有今天的奥巴马。林肯为“改写美国黑人奴隶命运”而签署的文件是(  )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宅地法》D.《解放黑奴宣言》
17.
《大国崛起》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弃旧图新”指明治政府的改革B.“西方文明的冲击”指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闭关锁国造成了日本的落后D.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
18.
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
此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一场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此战役是
A.雅克萨之战
B.萨拉托加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太平洋战争
20.
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历史评述的是(  )
A.德军和法军在凡尔登交战B.意大利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
C.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D.凡尔登战役具有转折性意义
2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是指(  )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B.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联盟
C.北约组织、华约组织D.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22.
(2015·贵州黔西南)科技改变生活,以下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①火车 ②电灯 ③轮船 ④汽车 ⑤英特网 ⑥飞机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⑥D.②④⑤
23.
科技发明深刻影响人类生活。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人本茨设计并制造的交通工具是(  )
A.
B.
C.
D.
24.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