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史学家论晚清,常绕不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语,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所记录的这一段,可以说正是这“大变局”的高潮一节,古老中国从漫长的帝制中挣扎出来,摸索着向“共和”奔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之初,在其心目中,迟早是要实行独裁统治的。袁死后,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完全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推行媚外外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忠实代理人。
——改编自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19年4月底,中国人民眼巴巴企望的巴黎和会并未带来预想中的“公理”,郁积己久的亡国之忧、救国之情骤然化作海啸山鸣的五四运动,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成为洪流中的先锋。这是我们第一次打破一切的干涉压制的政治活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内外政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性质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3)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中国共产党也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准备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在十二个月的光阴中,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
材料二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十二个月”是指从__________年10月至________年10月。
“十一个省”是指________、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旧省名)、甘肃、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伟大的长征精神的认识。
2.选择题- (共23题)
A.主张文学改良 | B.创办《青年杂志》 |
C.发表《在狂人日记》 | D.倡导君主立宪 |
A.《新民丛报》 | B.《民报》 | C.《新青年》 | D.《新华日报》 |
A.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 B.变法维新的思想 |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 | D.马克思主义思想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①湘江战役
②巧渡金沙江
③吴起镇会师
④飞夺泸定桥
⑤甘肃会宁会师
⑥爬雪山,过草地
A.①②④⑥③⑤ | B.①②⑤③④⑥ | C.②①④⑥⑤③ | D.①③④②⑥⑤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D.“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
A.中共一大 | B.八七会议 |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大 |
A.南昌起义取得胜利 |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C.发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
D.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
A.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 B.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
A.月月: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你还买日本车,砸的好 |
B.小俊: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携起手来,共砸日本车 |
C.露露:发扬五四精神,支持民族汽车工业发展 |
D.虎子:开日本车的人,都是不爱国的人 |
A.陈独秀 | B.*** | C.周恩来 | D.邓小平 |

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B.开始了向农村进军的革命历程 |
C.形成了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 |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
A.李宗仁 | B.彭德怀 | C.蒋介石 | D.杨虎城 |
A.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利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 |
B.国外战场的开辟配合了友军的反法西斯战争 |
C.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 |
D.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的方式以游击战为主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
D.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日战争 |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 D.保障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