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北秦皇岛卢龙县九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20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8

1.综合题(共4题)

1.
材料一:1861年4月12日凌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顿市的宁静被铺天盖地的炮声打破,由此美国进入到了一场持续长达4年的战争之中。
材料二:1861年3月3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一项有关农民的改革法令。对此,他本人极为满意。亚历山大二世也被称为“解放者”。
材料三:1861年9月5日,两江总督曾国藩设立了安庆内军机械所,它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新式近代军事工业。
(1)请指出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出的美国、俄国、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个事件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3)尽管有着相同的作用,但是到了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位,俄国在科技水平和工业产量上仍然落后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则完全滑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2.
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向其他同学展示了三幅图片,请你参与到他们的学习活动当中,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上三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请你任选一幅图,说出图中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请注明你选择的人物再作答)
(3)请你说出这些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
材料一: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3
2
1
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1
4
5
2
 
材料三:一战损失统计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1000万人
2000万
3400亿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革新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存在什么矛盾?由此最终演变的结果是什么?
(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何警示?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日本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变化?
(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日本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经验有哪些?

2.选择题(共18题)

5.
某同学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搜集到了如下一组图片资料,从中可以看出,他正在探究的主题可以是(   )
 
A.思想解放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
C.国际工人运动D.近代文学艺术
6.
在一节“文艺复兴艺术作品鉴赏课”上,同学们针对这些作品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
A.甲说,以神为本是这些作品的特点
B.乙说,体现了一种复古的潮流
C.丙说,体现了一种人文主义思潮
D.丁说,感受到了社会主义的曙光
7.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    )
A.满足了欧洲人对金银的渴望
B.使得欧洲各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C.推动了欧洲小农经济的发展
D.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
8.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大陆军、《独立宣言》、华盛顿”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D.英国殖民掠夺
9.
马克思赞扬拿破仑是“旧的法国革命时的英雄”。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最重要影响是
A.打败欧洲封建君主
B.建立起帝国的制度
C.防止欧洲工人起义
D.传播了大革命精神
10.
从下图英国资本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时 间
1750年
1800年
1833年
1865年
总额(万英镑)
50000
150000
250000
600000
 
A.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B.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
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11.
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就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了提问,小明抽到的题目是:成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珍妮机的发明者是谁?但他不能够回答,请你帮助他 (  )
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史蒂芬孙
12.
成为18世纪英国在印度进行大肆掠夺和野蛮扩张的代表人物是
A.克莱武B.本丁克C.章西女王D.威廉·富拉登
13.
在委内瑞拉总统入住的总统府内挂着一幅带领拉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领导人画像。这幅画最有可能是()
A.玻利瓦尔B.章西女王C.卡斯特罗D.尼赫鲁
14.

阅读课外文章《缺陷的种子》,回答问题。

       15岁那年深秋,父亲让我乘车到县城去购麦种。下了车后,按照父亲指点的位置,我很快就找到了种子交易市场。

       在市场街口,我进了几家种子门市店,门市店里的地上和货柜上摆满了塑料盆盛着的麦种样品,我边和店主说话,边蹲下身子一一观察。那些麦种看起来真 的很好,一粒粒饱满、肥大,捧到手里沉甸甸亮闪闪的,就像一粒一粒的珍珠,几次在店主巧舌如簧的游说下,我差不多就要掏钱购种了,但想起父亲的叮嘱,我还 是最终把捧在手里的麦种依依不舍地又放进了样品盆中。

       父亲说种子公司的国营门市店里有上好的麦种,有省城来的农业教授亲自在那里出售麦种,他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到种子公司的门市店去,一定要买那个农业教授培育出来的小麦一代杂交新品种。我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种子公司的门市店,见到了那个戴着深度近视镜的教授和他培育出来的一代杂交新麦种,不过我失望极了。我的失望不是对教授,而是对教授培育出来的新麦种。那些麦种,个头大小不一,显得十分参差,并且那些麦种也不饱满,一粒一粒瘪瘪的瘦瘦的,还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几乎没什么光泽,远不如前面那些个体种子店出售的麦种,甚至同我家里收回来的麦粒也不能同日而语。我抓了一把捧在手掌里细细看了足足有三分钟,才怀疑地问站在一旁的教授:“这真的是您培育出来的一代杂交新品种?”教授笑着点点头说:“是的是的。”

       我怀疑地问他:“怎么成色这么差呢?”

       教授解释说:“一代杂交的新品种都这样,种几茬成色就会越来越好了。”我一点也不相信他的解释,母种都这样,还能结出什么样的好麦子来?我断定教授一定是骗人的,只不过是打着教授的幌子想靠出售麦种捞上一笔钱而已,这样的麦粒只配喂鸡,哪里配得上做麦种呢?

       于是,我果断地离开了种子公司的门市店,到街上的个体种子店里买了几十斤颗粒饱满、个个通体金亮的麦种。

       麦种带回家后,我向父亲讲了我的推测,父亲也没说什么,很快就把种子播进地里去了。直到第二年收麦时我和父亲才惊讶地发现,我们家那些颗粒饱满的麦种长出的麦子并不好,麦粒又细又烂不说,产量也很低,而村里几家买教授麦种的人,他们的麦子穗长、粒实,颗粒饱满、金亮,产量高出我家好几倍。

       后来我请教一位搞农业育种的专家,专家一听就笑了,他说,那些一代杂交的种子确实看上去不起眼儿,瘪小,亮色也差,可它们毕竟是一代杂交的呀,它们种一年就变得饱满些,再种一年,就更加饱满了,它们在一年年克服着缺陷,在拼命趋向饱满和完美。而那些看上去饱满、金亮、完美无缺的种子,它已经完美到尽头了,没路再向上走了,所以只有一年年退化,只有一年年向缺陷发展,最后被彻底淘汰掉,永远退出土地和田园。

       原来,在有些时候,完美也是一种缺陷啊,一幅画得太满的没有留白的画,不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一片蓝得没有一丝白云的天空,不能给人以云舒云卷的心灵悠然;一张洁白得没有一点墨迹的纸,不能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蕴;一尊完美无缺的菩萨,不能给人以生活五味的率真……

       完美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陷,过于完美的人生,恰恰是有缺陷的人生。

15.
下表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由其内容可见,该部分的研究主题应是
时间:1771年
查阅的报纸:《美洲海报》和《美洲海报增刊》。
奴隶船只数:30艘
船只从何处来:(1)几内亚族群(黄金海岸9艘;几内亚海岸1艘)(2)班图族群(安哥拉海岸17艘)(3)苏丹族群(冈比亚和塞内加尔3艘)
公布的黑人人数:6990人
逃亡奴隶最多的族群:班图族(刚果人),根据大约950份通告计算。
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C.黑人奴隶贸易
D.第一次工业革命
16.

系列活动之“美丽中国梦”征文比赛

对这一征文主题我们用九年级学生的视角来审视,会发现它涉及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问题,同时还要求我们必须清楚,美丽中国应该是科学发展的中国,是生态文明的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铸就“美丽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和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并付诸于行动。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7.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后来引爆这只“火药桶”的“火星”是
A.苏格兰人民起义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D.萨拉热窝事件
18.
《世界名人录》(中文版)是世界上第一套多卷本中文版大型人物辞书,该书中对某位名人有这样的评述:“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人们认识宏观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窗口。”这位名人是(   )
A.牛顿B.爱迪生C.达尔文D.爱因斯坦
19.
衣食住行可以折射出时代特有的风貌。20世纪30年代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
A.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手持报纸的报童在大街上叫卖D.人们用移动电话问候
20.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发生的范围十分广泛B.科学与生产的结合加强
C.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 D.各国统治者重视程度加强
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推动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D.垄断组织的形成
22.
清朝末年,思想家严复用西方思想来解释变法,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其思想主要来源于:(  )
A.人文主义思想B.启蒙思想C.生物进化论 D.科学社会主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