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顿梭一中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部编版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313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8

1.判断题(共4题)

1.
公元前3世纪后,基督教开始向外传播,逐渐成为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宗教。( )
订正:
2.
《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
订正:
3.
1492年,哥伦布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
订正:
4.
1588年,英国军队在英吉利海峡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改变了海战的模式。( )
订正:

2.综合题(共2题)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0世纪开始,在很多交通便利的、相对安全的、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一些手工业者慢聚集,逐渐形成了一些封建城市。当时这些城市规模不大,除了教堂和市政厅等较大的建筑物之外,其他房屋大多低矮,街道狭窄、拥挤不堪,沿街牛、羊、鸡、鸭等随处可见。
材料二有些比较富裕的城市用赎买方式摆脱领主的统治;有些城市则是通过武力斗争的方式;有些城市则两种手段并用,历经曲折才取得独立。
材料三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工商行业也迅速发展,市民阶级形成。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由材料一可知,教堂是当时比较大的建筑物,这是为什么?
(2)从10世纪开始,西欧有较多封建城市复兴。结合材料一对其复兴的原因进行分析。(至少答两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时哪个城市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取得自治对这些封建城市来说有何意义?
(4)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结合材料三分析恩格斯为什么这么说?
6.
世界各地之间的交往不断发生变化。安徽合肥某中学九年级学生以“近代各地之间的交往”为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图现历史

(1)图一中哥伦布远洋航行的路线是 (填写相应的字母序号)。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将上述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归纳为同一个学习主题,该学习主题的名称是什么?
(探究历史)
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新大陆后,即把旧大陆的大量农具和牛、马、羊、大麦、小麦、菊萄、相枯、柠、甜瓜及各种蔬菜种子源源运进新大陆。与此同时,新大陆的玉米、花生、土豆、木署、可可、奎宁和橡胶也陆传入旧大陆。尤其是玉米和土豆,在旧大陆起了重大作用。工业革命的实现使旧大陆人口猛增,因此,高产的玉米和土豆成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食之一。
——摘编自孙家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作用》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感悟历史)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上述内容的认识 。

3.选择题(共13题)

7.
如果将“义和团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
A.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 资产阶级革命
C. 社会主义运动 D. 改革与革命
8.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的是(   )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
9.
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C.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10.
列宁指出:“斯巴达克掀起的战争就是为了保卫被奴役的阶级。”这个“阶级”是( )
A.奴隶阶级B.农民阶级C.地主阶级D.资产阶级
11.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在这里,英国诗人雪莱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希腊人的后裔
B.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间的联系
C.英国传统文化缺乏原创性
D.古希腊文明对欧洲文明影响深远
12.
中世纪大学生必须先上基础课程,然后是专业课程的学习。下列中不属于专业课程的是 ( )
A.天文学B.法学C.医学D.神学
13.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爱德华的学习笔记中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9世纪开始出现,后来遍布欧洲各地B.庄园可耕地的1/3到1/2属于“直领地”
C.佃户通过为领主劳动取得“份地”生活D.领主可以将自己庄园的佃农进行买卖
14.
新华社喀布尔2018年4月17日电:中国红十字援外医疗队17日表示,第二批阿富汗2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赴华接受治疗。“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 )
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15.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6.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
17.
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18.分解因式:3x2-12={#blank#}1{#/blank#}.
19.
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
A.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B.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C.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D.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

4.填空题(共10题)

20.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_____________,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21.
古代埃及用来记载历史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奥林匹亚神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4.
提出“原子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家德谟克里特。
25.
___________________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26.
罗马共和国的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里。
27.
12世纪,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___________。
28.
11世纪后期,欧洲农村纷纷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29.
13世纪后,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