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9题)
A.酝(yùn)酿 粗犷(guǎng) 惩(chěng)罚 咄(duō)咄逼人 |
B.妥当(dàng) 棱(léng)镜 荫(yīn)蔽 人迹罕(hǎn)至 |
C.脑髓(suǐ) 攒(cuán)成 秕(bǐ)谷 一霎(shà)时 |
D.烦闷(mèn) 掺和(hè) 倜(tì)傥 混(hùn)为一谈 |
A.他办事十分认真,考虑问题非常周全,真是匠心独运。 |
B.《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C.我站在院子里,看着那花开花落,真是感到心旷神怡。 |
D.这位老先生画的动物栩栩如生,可见他的绘画水平高超。 |
A.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最基本的标准。 |
B.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
C.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练笔,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
A.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
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六大元素。 |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献丑 | B.见笑 | C.笑纳 | D.光临 |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 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自今, 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 这么美丽的文字, 这么伤感的情怀, 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 | B.③⑤①②④ | C.③①⑤②④ | D.⑤①③④② |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了鲁迅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38年结集出版。 |
B.《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散文结集,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 |
C.《西游记》构造了一个幻想的世界,塑造了一群神话人物,其中“单打二龙山”“三打白骨精”等情节也很受读者喜欢。 |
D.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以他行猎漫游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串起25篇各自独立的小说,组成了自己的成名作《猎人笔记》。 |
A.《观沧海》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 |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品“三吏三别”。 |
C.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其作品受印度作家泰戈尔影响颇深。 |
D.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 (舍弃) |
B.相委而去(舍弃) |
C.期日中 (期望) |
D.元方入门不顾 (看) |
A.相委而去/而顷刻两毙 |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下车引之 |
C.则是无信/学而不思则罔 |
D.逝者如斯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
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①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②,守以卑③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④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⑤;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⑥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注释)①恭:肃敬,谦逊有礼.②尊盛:位高势盛.③卑:低下。④畏:同"威",威严。⑤哲:明智,聪明.⑥由:奉行,遵从.
【小题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本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 ;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①动漫是儿童最早接受并最受欢迎的娱乐节目。动漫文化也是时下青少年文化的代名词。
② ?科学家研究表明,动漫与儿童之间存在某种天然的联系。现代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把万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天性,而动漫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可以把任何非人类的东西人格化,赋予它们情感、语言、思维和行动。所以动漫中勤劳的小蜜蜂、懒惰的加菲猫,都可以满足儿童的无穷想象力。动漫作品中借助幻想塑造出的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形象,虽然必未符合成人的思维逻辑,但却遵循儿童的逻辑和情感体验的特殊方式,容易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③儿童和成人在看卡通片时到底有何生理差别?科学家研究发现,成人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片段和虚拟角色的动画片段时,大脑活动有显著的差异,即成人的大脑内侧前额叶自动参与加工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对卡通动画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却没有类似的自动加工。当儿童观看动画片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非人物角色时,他们的大脑内侧前额叶是否会与观看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被激活呢?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10岁儿童观看电影和卡通片段时候的大脑激活情况,其中电影和卡通片分别代表真实和虚拟生活场景。实验结果发现,儿童的大脑内侧前额叶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时候都会被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儿童直到10岁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还是不能自动区分真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虚拟世界中非人物角色。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成长为青少年,想象从远离现实逐步向现实世界靠近,但为什么如此多的中学生仍然喜欢动漫?这是因为作为以动漫为伴成长起来的一代,这部分青少年仍然习惯从动漫中获得情感、娱乐的需求。青少年不再像儿童一样满足于简单的童趣幻想、游戏情节,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学校和家庭的生活体验,他们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从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借助动漫寻找理想中的虚拟世界。因此,动漫在人的青少年时期承担了情感转移的作用。同时,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影片也是一种有效疏解压力的方式。每个人成长其实都有痛苦,青少年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通过主人公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青少年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得到了强化。
⑤可见,青少年观看动漫绝对不是一种幼稚的行为,而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
(根据相关材料改写)
【小题1】给第②段补上一个文句,最合适的一句是( )A.动漫和儿童有什么关系? |
B.动漫有什么巨大的作用? |
C.为什么儿童喜欢动漫呢? |
D.儿童最喜欢什么样的动漫? |
A.青少年习惯从动漫中获得情感、娱乐的需求。 |
B.青少年能够通过观看动漫来消除压力。 |
C.青少年能从动漫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
D.青少年能动漫中体验到“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
A.儿童在动漫作品中借助幻想塑造出的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形象不一定遵循成人的逻辑和情感体验方式。 |
B.与成人不同,儿童的大脑活动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的时候呈现明显差异。 |
C.青少年可以借助动漫找到理想中的虚拟世界,并满足于简单的童趣幻想和游戏情节中获得的情感体验。 |
D.青少年观看动漫绝非幼稚的行为,他们可以从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来缓解成长中的痛苦,获得释然的感觉。 |
槐花开了
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
一到花开的季节,门前那一棵棵槐树互不相让,吐出一串串洁白的花串,一簇簇压弯了枝头,在这初夏的清风里散发出了浓浓的清香。盛开着的,似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微风轻拂之下,颤颤巍巍;尚未开放的,像是婴儿的小脚丫,肉乎乎的,细腻白嫩中泛着柔光,在碧绿的槐叶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
古人对于槐花的描述,多有伤感。比如张籍的“街北槐花傍马垂”,朱庆馀的“绿槐花堕御沟边”,子兰的“满地槐花乱草生”,里面都满含凄清之意,而白居易的“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更使人徒增凄凉。反观现在,那古人笔下的槐花,又哪里比得上眼前的清香莹润、柔情满怀呢?
槐花并不陌生。男人少年时,家境不好,槐花就成为少有的美食。几个小伙伴们一起,扛一根绑着镰刀的长长的竹竿,去割槐花。刚摘下来的槐花甜甜的,你拿一串,我抢一把,嚼在嘴里满口香甜。捋一小篮儿,母亲下地回家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滴,拌面,蒸上,出锅,加点蒜泥,再滴上几滴香油,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餐。槐花,在那个衣食尚不丰盈的年代里,在那种青黄不接的季节里,成了他最美好的回忆。
母亲病了,医生对男人说吃槐花蜜能补养身体。
于是,夫妻俩趁周末去找那些放蜂人,想买些纯正自然的带回家里。
养蜂人追着花香,追着蜂迹。在那槐花盛开的地方扎起帐篷,大桶小桶里装满了晶莹透明的槐花蜜。
“有上好的槐花蜜吗?”
“有,你们来的可正是时候。”
“真的假的?你莫要骗我,我可是买来给母亲治病的。”
“放心吧,你瞧瞧今年的槐花朵儿多大。”放蜂人开始找瓶子装蜜。
男人拿起瓶子,透明略带有微黄的蜂蜜上竟然浮着黑色的斑点。
“蜜蜂?”女人嘀咕道,语调中有点同情伤感,“竟葬身于自己千辛万苦酿成的蜜池中。”
“呀,你怎么灌进去了一只蜜蜂。”男人对放蜂人说。
放蜂人一瞧,真是,倒出来重新灌。这时,一只蜜蜂被蜜诱惑了过来,竟然不顾一切扑向了蜜瀑,顺着蜜流进了瓶子,在蜜湖里挣扎着。女人赶紧又将蜜倒回桶里,取下挂在门框上的网兜,将那蜜蜂从蜜桶里捞出。蜜蜂还活着,但还粘在网兜上,翅膀颤抖着。
“这只蜜蜂活不了了吧?”男人说。
女人不言,用手轻轻去拉蜜蜂的翅膀,企图将它从蜜的沼泽里拽出来。一点一点地,好像自己的孩子陷进沼泽里,不顾一切小心翼翼地救他,蜜蜂脱离了蜜淖。女人迅速地收回手,只见蜜蜂已慢悠悠地飞起来了。女人将手指紧紧咬住,啊,她被蜂蛰了,竟没有出声,脸上抽搐了一下,红了;俄顷,额头渗出汗,脸白了。
男人看到,心疼地问:“被蛰了吧?”
“没事,小时候读杨朔的《荔枝蜜》我就挺喜欢蜜蜂,不是不得已,这小生灵不会蜇人的。这次为了活命,才不小心蛰了我,不过这一蛰它可真的没命了。”
回家的路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很是诱人。
槐花开了!淡淡的洁白,淡淡的清香。蜜蜂轻轻飞舞,那嗡嗡嘤嘤的声音是蜜蜂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吧!
选自《中国作家网》2016年4月19日,荆北作,有删改)
【小题1】第四自然段有关槐花的回忆,写了哪几个具体情景?请简要概括。
【小题2】品味语言,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门前那一棵棵槐树互不相让,吐出一串串洁白的花串,一簇簇压弯了枝头,在这初夏的清风里散发出了浓浓的清香。
(2)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女人赶紧又将蜜倒回桶里,取下挂在门框上的网兜,将那蜜蜂从蜜桶里捞出。
【小题3】第三自然段引用描述槐花的古诗句有什么作用?
【小题4】本文蕴含的情感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4.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9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