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8分)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1)这是什么时期的歌谣?(2分)
(2)这首歌谣说明了什么?它反映出什么问题?(6分)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1)这是什么时期的歌谣?(2分)
(2)这首歌谣说明了什么?它反映出什么问题?(6分)
2.
阅读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传单)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1)上述传单和口号出现在哪次事件中?该事件爆发于何时何地?(3分)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该事件的斗争目标是谁?(2分)
(3)这次事件结果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材料一:(传单)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1)上述传单和口号出现在哪次事件中?该事件爆发于何时何地?(3分)
(2)从材料二中可看出该事件的斗争目标是谁?(2分)
(3)这次事件结果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2.列举题- (共2题)
3.综合题- (共1题)
5.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请回答:
(1)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3分)
(2)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3分)
(3)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4分)
(4)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4分)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请回答:
(1)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3分)
(2)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3分)
(3)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4分)
(4)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4分)
4.选择题- (共22题)
14.
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成立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
②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①成立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
②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A.①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21.
1965年,李宗仁先生到山东某地视察时,豪情万丈地说:“27年前,我曾在此率军队进行了一场战役,共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重大胜利。”他所说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 B.台儿庄战役 |
C.临沂会战 | D.百团大战 |
24.
如果请你撰文批驳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中国的谬论,下列材料中可以作为论据的有( )
①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和平居民达三十多万
②南昌起义
③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④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①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和平居民达三十多万
②南昌起义
③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④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列举题:(2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