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句容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第一次适应性检测历史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281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6/6

1.综合题(共3题)

1.
近代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男性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  “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三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真思考后,把思想解放视为“救国之要道”。
材料四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被恩格斯赞誉的这位诗人是谁?他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在上述事件影响下,19世纪末的中国发生了哪一历史事件在当时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材料三中“救国之要道”指哪场运动?这场运动主要倡导向西方学习什么?
(4)材料四中的“幽灵”是指哪种理论?20世纪以来,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一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思想理论成果?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思想文化的碰撞、交融在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
2.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启迪着今天,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150多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
材料二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 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 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材料三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材料四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五   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是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是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岛国”在19 世纪60 年代末是如何“弃旧图新”实现现代化的?“弃旧图新”的结果使它逐步转变为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2)材料二中的“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在强国之路上是如何成功解决经济危机的困扰的?
(3)写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简要说明这一历史事件对俄国近代化进程具有什么作用?
(4)材料四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他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的是什么模式?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
3.
合作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基本理念,友善正当的合作能够实现双赢,促进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不是所有的国际合作都能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对比近现代的众多国际合作,我们会有很多思考和感悟。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私己同盟酿灾祸】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二中的“三国轴心”是指柏林→罗马→轴心?图三中“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正义携手度危机】

(2)图四《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是哪一组织建立的标志?它的签署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何意义?图五中的“雅尔塔三巨头”是指斯大林、罗斯福和
【积极合作成趋势】

(3)图六所示组织名称叫什么?图七所示组织是集政治、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区域一体化组织,这一组织的名称叫什么?它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学习感悟得真谛】
(4)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在各个领域广泛展开,你觉得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应该注意些什么?

2.选择题(共15题)

4.
洋务派没有把下列哪一项作为“夷”之“长技”? ( )
A.军事技术B.科技教育C.机器生产D.议会制度
5.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6.
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7.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8.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9.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0.
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见下图)。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A.签订的《马关条约》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11.
1958年10月,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穿喝用不要钱……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新乐园”建立产生的影响是( )
A.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B.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出现了农村城镇化趋势D.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2.
2016年是下列哪些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年(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③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④长征的开始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13.
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农村改革是指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14.
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在享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
在关于文艺复兴的探究中,同学们一致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这里“兴”的含义是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起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宗教神学的复兴
16.
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交流密切。但是古代社会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如下图所示。那么打破这一认识,使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联成一个整体的历史活动是( )
A.郑和下西洋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马可·波罗东游
17.
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资料卡片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的内容应是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条件
C.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的原因
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正义性
18.
下图,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REMEMBER DEC.7th!”,意思是“记住l2月 7日!”这张海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德国突袭波兰
C. 苏德战争爆发
C.日本偷袭珍珠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