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宁夏银川北塔中学九年级下中考模拟(三)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280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7/2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
材料二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
材料三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跪在地上办外交”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会议”是指什么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3)材料三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中“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喻示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哪一年?
(4)回想过去,关注当今,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1)人物篇:下图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雄楷模,

①人物:  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索篇: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回答问题。

②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上述图片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中颁布的文件是什么?
③“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图二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哪一方式?
④图三显示安徽凤阳县农业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产生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⑤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2.选择题(共4题)

3.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
A.开国大典B.西藏和平解放C.米棉之战D.一化三改
4.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5.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更为方便。人们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解锁共享单车,获得单车的使用权。这种消费行为(    )

①坚持了绿色环保的消费原则   
②使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③获得了共享单车的部分价值   
④变更了共享单车的所有权

6.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有利于
①加强我国的国防 ②维护国家安全
③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④实现大国的梦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