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275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6

1.判断题(共7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
2.
新文化运动存在着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并一直影响到后来。( )
3.
率先在中国热情颂扬俄国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___________。中共一大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人是_____________。
4.
井冈山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得此殊荣主要是因为在此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
5.
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未能粉碎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放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
6.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7.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向沈阳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

2.综合题(共2题)

8.
中国近现代历史丰富多彩,外国学者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这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从帝国主义势力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强大,一个民族反对派开始出现。多次起义失败后,国内的不满情绪终于在1911年凝聚成了一场革命,皇帝不得不退位,中国成了共和国。
各种不同的派别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这个国家。《新青年》派从马克思主义中看到了希望,1921年夏,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袖是***(1893~1976年)。他虽然遵循马克思和列宁的学说,但主张走中国自己的道路。
(共产党和国民党)两个政治阵营都组建了自己的军队,相互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1946年爆发的内战中,共产党得到了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战胜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世界历史》
(1)材料中提及哪几个重要历史事件?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
(3)材料对于“1946年爆发的内战”叙述简略,请你提供三件事供其补充时使用(每件事写出名称即可)。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诗歌长征”纪念活动。品读***的《长征》。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在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而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请回答:
(1)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按照提示完成材料一中的表格。
(2)据材料二中的诗歌,指出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3)抗日战争中,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其中1938年的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据材料三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选择题(共13题)

10.
“1927年,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武装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 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11.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丁:长征胜利后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A. 乙、丁 B. 甲、丙 C. 乙、丙 D. 丙、丁
13.
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关于这次战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B.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
C.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了全国
D.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14.
2017年有许多周年纪念事件定格在时间轴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下面时间轴空缺处应该是(  )
A.黄埔军校建立B.中共一大召开C.南昌起义D.会宁会师
15.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D.翻雪山过草地
16.
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④②
17.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18.
(题文)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D.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19.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受中国共产党派遣,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A.
B.
C.
D.
20.
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后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D.华北事变
21.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  )
A.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B.开辟了陕甘宁解放区
C.严重威胁了南京和武汉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2.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填空题(共2题)

23.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4.
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28年4月,陈毅与_______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领导的军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48年11月,陈毅参与了_______战役的统一指挥,该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7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