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与社会实践互动,照亮社会前行的每一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和中国人一直在追逐“中国梦”,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所怀的“中国梦”更加多样,也更富有强国愿望……康有为怀的是“大同梦”,孙中山怀的是“共和梦”,梁启超怀的是“启蒙梦”……
——摘自《中国人的“中国梦”》
材料二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 000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呢?就因为过去很长时期之内,我们对马列主义的理解存在着一些教条化的倾向,僵化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实际生活当中,就受到很多束缚,改革开放迈不出步子。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掀起的变法运动是什么?孙中山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领导革命斗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谁?
⑶材料三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重新确立的?
⑷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奋斗不已。请举出一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艰苦创业,堪称民族脊梁的人物
材料一
中国和中国人一直在追逐“中国梦”,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所怀的“中国梦”更加多样,也更富有强国愿望……康有为怀的是“大同梦”,孙中山怀的是“共和梦”,梁启超怀的是“启蒙梦”……
——摘自《中国人的“中国梦”》
材料二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一年后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 000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发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呢?就因为过去很长时期之内,我们对马列主义的理解存在着一些教条化的倾向,僵化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实际生活当中,就受到很多束缚,改革开放迈不出步子。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掀起的变法运动是什么?孙中山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领导革命斗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谁?
⑶材料三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重新确立的?
⑷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奋斗不已。请举出一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艰苦创业,堪称民族脊梁的人物
2.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二战结束后最富强的美国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是崛起的原因却是很相似。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反思,回答问题。
探究一:人物篇
(1)美国在大国崛起历程中,经历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请分别写出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2)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探究二:文献篇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什么文献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统治??
(2)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 1862年颁布,体现美国人权进步的又是哪一文献?
探究三:科技篇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被称为“世界工厂”的是哪一个国家?
(2)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第一步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3)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探究四:改革篇
(1)1933年,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其“新”在何处?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改革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探究五:思索篇
大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探究一:人物篇
(1)美国在大国崛起历程中,经历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请分别写出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2)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探究二:文献篇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什么文献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统治??
(2)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献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 1862年颁布,体现美国人权进步的又是哪一文献?
探究三:科技篇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被称为“世界工厂”的是哪一个国家?
(2)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第一步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3)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探究四:改革篇
(1)1933年,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其“新”在何处?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改革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探究五:思索篇
大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选择题- (共8题)
3.
为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CCTV-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栏目曾经推出“忆红军,寻红旅”系列节目。该节目正确的“红旅”设计顺序是( )
①瑞金②泸定桥③赤水河④吴起镇
①瑞金②泸定桥③赤水河④吴起镇
A.③①②④ | B.②④③①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①② |
6.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
7.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的论述,完全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中共七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④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⑤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①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②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中共七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④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⑤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②③④⑤ |
8.
14-16世纪的西欧,开放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分别是指( )
A.光荣革命和雾月政变 | B.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C.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 |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
10.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二战的)胜利把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主要表明( )
A.“冷战”局面已经形成 | 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确立 |
C.美图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 D.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确立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