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17年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273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7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梦”无疑是时下中国热词,它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实际上就是中国人民探索“中国梦”的过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寻梦】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魏源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为此,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割台湾偿白银两百兆始。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梦想渐真】
材料四:如下图

【复兴之梦】
材料五: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人民日报》于1979年元旦发表社论    
(1)依据材料一概括魏源“师夷长技”的具体主张。把魏源的主张变成实践活动的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 “大梦唤醒”是对哪一史实的评价?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史实是这一经验的体现?请任举一例。
(4)材料四中图一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怎样的梦想得以实现?图二所示中国农民的梦想是通过哪场运动得以实现的?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因哪一事件而产生的?指出 “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如何才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2.
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影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着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继续进行竞争。
——美 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三:要是我们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以政治上的承认,那对于远东(亚洲)各非共产党国家的政权的生存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如果给予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样的承认,那就会使他们在远东(亚洲)的威信和影响大大增强……
——1958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演说
材料四: 二战后仅几十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十分盛行的世界两级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1)材料一中,“战争结束了”指的是哪一场战争?“而战争才刚刚开始”的寓意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是什么?并指出造成苏联在经济上衰退政治上僵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是什么?为对付美国的这一政策,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哪些外交活动增强了在远东的威信和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的力量”除了以上材料提到的力量之外还有什么? “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九(2)班同学在探究“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因素”这一主题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资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因素一】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皆为非法。”
材料二: 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议: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这一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
【因素二】 
材料三: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方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四: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因素三】 
材料五: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1689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该文件的颁布确立了英国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苏维埃俄国是如何摆脱当时的困难局面的?
(3)材料三中的“它们”指什么?战国时期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中,效果最显著的是哪个诸侯国?
(4)写出材料四中美国在电的应用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科技革命的政治条件。
(5)材料五选自哪一文件?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6)通过对以上材料及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出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因素有哪些。(任写其一)

2.选择题(共8题)

4.
(2015新疆乌鲁木齐)在某校八年级(8)班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的有关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下列李伟同学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新文化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处应该填写(  )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打倒军阀,打倒列强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6.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7.
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可见其救国主张是( )
A.三民主义B.中体西用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
8.
排序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排序可以使我们对历史事件的发生了解得更清楚,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国大典    ②“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③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
9.
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并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焦裕禄B.袁隆平C.王进喜D.雷锋
10.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诗歌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的成立B.民族区域自治
C.香港、澳门回归D.西藏和平解放
11.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是由哪两次国际会议通过的?(  )
A.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C.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和华盛顿会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