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友联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271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解放西藏的决定,命令人民解放军准备向西藏进军,同时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来北京谈判。
材料二:为一位同学为表达盼望祖国统一而绘制的标题为“回来吧,就缺你了!”的画

材料三: ***说“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这一中华民族的夙愿一定会实现,这是历史的必然”,请你指出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 624
20 370
102 398
421 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 826
7 073
28 762
 
材料三 “如果说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邓小平谈话
材料四 如下图。
 
(1)材料一中,邓小平当时在广东、福建画的“圈”分别是哪几个?他“写下诗篇”又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哪两次会议?又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消灭贫穷”,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这次大会作出哪一重大决议?

2.选择题(共24题)

3.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面临的形势不包括下列(   )
A.美国侵略者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B.美军飞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C.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D.美帝国主义出兵占领台湾
4.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土地分配情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
B.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
C.土地分配不均
D.土地全部被地主占有,农民没有土地
5.
(题文)比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和影响,共同点不包括(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废除土地私有制
C.解放了生产力D.促进农村的发展
6.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的是(  )   
① 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采用公元纪年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 选举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8.
武汉长江大桥是什么时期的成就(   )
A.中华民国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9.
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王爷爷参加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D.中共九大
10.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斯德哥尔摩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水瓶打碎……。”这一生活情境应该发生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11.
所示的宣传画与下列那一历史事件有关(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文化大革命
D.西部大开发
12.
党史上最大的冤案发生在(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3.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1952年,小刚参加了土改,并获得了土地B.1954年,小刚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大
C.1958年,小刚参与全民大炼钢铁运动D.1978年,小刚回国,遭到红卫兵批斗
14.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5.国务院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好我国处于______的基本国情。(    )
1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好我国处于______的基本国情。(    )
17.
(题文)“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中共八大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中共十一大
18.
我国重要的法律有(    )①《宪法》②《刑法》③《民法通则》④《旅游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9.
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大变样”的原因是( )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创办乡镇企业D.改革国有企业
20.
小云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D.民主与法制建设
21.
制定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
A.十一大B.十三大C.十五大D.十七大
22.
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
A.科教兴国B.西部大开发
C.人才强国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3.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下列事件中,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是(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4.
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5.
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问题,因为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
A.我国内政问题B.恢复行使主权问题
C.民族统一战线问题D.收回殖民地问题
26.
在回归祖国之前,澳门遭受下列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
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葡萄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