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体现了洋务派哪一方面的探索活动?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图二人物出现在哪一运动中? 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他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图四“五四风潮”反映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探索历程的认识。

(1)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体现了洋务派哪一方面的探索活动?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图二人物出现在哪一运动中? 他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他对中国革命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4)图四“五四风潮”反映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依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探索历程的认识。
2.
当今,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生产的棉纺织品80%销往海外,而所需的棉花几乎全部靠国外进口。这一时期,从欧洲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这些产品主要输出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殖民地则主要出口农矿原料,其中又以棉花和羊毛出口数量增长最快。
材料三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材料四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1)材料一中,“人类历史大幕”指的是什么? 西班牙、葡萄牙是如何开启的?
(2)根据材料二,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在19世纪中期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具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地位的因素有哪些?
(3)据材料三,中国的“入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指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生产的棉纺织品80%销往海外,而所需的棉花几乎全部靠国外进口。这一时期,从欧洲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这些产品主要输出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殖民地则主要出口农矿原料,其中又以棉花和羊毛出口数量增长最快。
材料三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

材料四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1)材料一中,“人类历史大幕”指的是什么? 西班牙、葡萄牙是如何开启的?
(2)根据材料二,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在19世纪中期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具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地位的因素有哪些?
(3)据材料三,中国的“入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
世界格局,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一种力量对比态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材料二 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1)材料一中“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是指哪些国家?他们的“重大决策”构建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哪次会议?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欧盟、日本崛起的原因有哪些?“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4)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材料二 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1)材料一中“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是指哪些国家?他们的“重大决策”构建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哪次会议?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欧盟、日本崛起的原因有哪些?“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4)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2.选择题- (共12题)
4.
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整个世界。下列诗句描述左宗棠的是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D.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
5.
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盲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灵活性”的是( )
A.发动武昌起义 | B.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
C.发动秋收起义 |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8.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某公司时说:“这些设备原来姓‘资’,因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现在它姓‘社’,因为在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此番谈话的意义在于( )
A.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 B.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C.开始设置经济特区 | 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化集》中记载:“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材料中的“这些原则”指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独立自主 |
C.求同存异 |
D.不结盟 |
10.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西欧城市的复兴 |
B.新航路的开辟 |
C.文艺复兴 |
D.工业革命 |
11.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造成上述材料中“铁路通行”的直接因素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 | B.“旅行者号”火车机车的发明 |
C.内燃机车的出现 | D.治铁业发达 |
12.
列宁在1895年指出:“它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材料中所指的文献是( )
A.《人民宪章》 | B.《共产党宣言》 | C.《独立宣言》 | D.《人权宣言》 |
13.
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拿破仑对外战争 |
C.第二次世界大战 | D.“冷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