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变与不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 来看,我们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几乎是千年未变;而鸦片战争后,则几乎是十年一变。何以在社会经济方面,我们的传统历史是‘静如处子’,现代又‘动如脱兔’呢?……这两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实是西方东来帝国主义的推动结果。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中国“鸦片战争前几千年未变”,中国“未变”的主要有哪些?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发生了哪些“变”?
(2)材料二中所指的40年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互争雄长,到1898年达到可怕的高潮,这时期以1900年占领北京而告终”请举两例具体史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 来看,我们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史,几乎是千年未变;而鸦片战争后,则几乎是十年一变。何以在社会经济方面,我们的传统历史是‘静如处子’,现代又‘动如脱兔’呢?……这两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实是西方东来帝国主义的推动结果。
——唐德刚《晚晴七十年》
材料二:从1860年开始的40年是中国革命明显的孕育时期——旧的制度似乎又要运行起来,西洋的方法有些已采用了,而中国的进步比较起来是如此之迟缓,以至于变成一只在更大的外国侵略面前坐以待毙的鸭子。帝国主义列强互争雄长,到1898年达到可怕的高潮。这时期以1900年八国联军占据北京而告终。显而易见,这40年中国耽误了时机。——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问题:(1)材料一中所指的中国“鸦片战争前几千年未变”,中国“未变”的主要有哪些?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发生了哪些“变”?
(2)材料二中所指的40年间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互争雄长,到1898年达到可怕的高潮,这时期以1900年占领北京而告终”请举两例具体史实。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使它避免从内部发生分裂。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果断、大胆的采取了行动。
(1)根据材料以及相关史实,指出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三位总统在第一次总统任期内各自面临着怎样的局势?
(2)在危急中,林肯总统采取了什么关键措施从而扭转了局势?
(3)面对“恐惧”,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一“行动”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使它避免从内部发生分裂。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果断、大胆的采取了行动。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请回答:(1)根据材料以及相关史实,指出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三位总统在第一次总统任期内各自面临着怎样的局势?
(2)在危急中,林肯总统采取了什么关键措施从而扭转了局势?
(3)面对“恐惧”,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一“行动”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判断题- (共1题)
3.
史料的辨别史料的分类方法之一,可将史料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若要研究“辛亥革命”下列史料中,相对而言,哪些是直接史料?哪些是间接史料?
![]() 清帝退位诏书A | ![]() 武昌起义浮雕B | ![]()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与各国使节合影C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 | ![]() 大总统誓词E | ![]() 辛亥革命油画F |
3.单选题- (共37题)
5.
“此次革命,是光复汉族,建立共和政府,无如虏廷仍未觉悟,派兵来鄂,与民军为难,我辈宜先驱逐在汉口之敌,收复北京,以完成革命之志。”文中的“革命”是指:
A.义和团运动 |
B.武昌起义 |
C.二次革命 |
D.护国运动 |
6.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
B.中共三大 |
C.八七会议 |
D.遵义会议 |
7.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蒋介石发起这个剿灭共产主义肿瘤的战役,逼得中共确立游击战原则。”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发生于:
A.大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8.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A.遵义会议后红军获得了新生 |
B.红军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 |
C.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
D.红军到达陕北后开始抗战 |
14.
“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太平天国运动 |
18.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中日甲午战争 |
C.中法马尾海战 | D.八国联军侵华 |
19.
有学者写道:“为求侵华列强饶恕,不惜强迫中国四亿五千万人,每人出银一两,换取她回銮北京充当女皇的地位。”该言论主要依据下列哪一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
A. 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 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A. 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 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遵义会议上取得领导地位
21.
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2.
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
B.1792年法国的巴黎 |
C.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
24.
民国时期,脱帽、鞠躬、握手等新礼俗逐渐取代跪拜礼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这一变化:
A.是当时西方文明主导中国社会的表现 |
B.是一定意义上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
C.是封建文化完全退出中国的表现 |
D.是辛亥革命深刻性和广泛性的体现 |
25.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爵士说道:“我察看了当今的世界,……我不得不承认,……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引起文中“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的主要原因是:
A.冷战局面的正式形成 |
B.苏联实力壮大的威胁 |
C.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 |
D.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
26.
1933年的某一天,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的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完成农业调节 |
B.工业调整开始 |
C.金融整顿生效 |
D.以工代赈实现 |
27.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8.
洋务运动时期,“掌管各国外交、派出使臣、通商、关税、筹办海防、长江水师、北洋海军、购制船炮及制造、矿务、电线、铁路、学堂等事”的机构是:
A. 北洋大臣
B. 军机处
C. 总理衙门
D. 外交部
A. 北洋大臣
B. 军机处
C. 总理衙门
D. 外交部
30.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33.
梁启超说:“我支那四万万余人大梦唤醒,是自甲午战败,割中国台湾,偿二百兆之后始也。”“大梦唤醒”的含义主要是指( )
A.“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 B.推行“新政”,“预备立宪” |
C.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 D.民共主和,三权分立 |
35.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是()
A.成立同盟会 | B.颁布《临时约法》 |
C.领导北伐战争 | D.提出“新三民主义” |
38.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A.维也纳体系 |
B.凡尔赛体系 |
C.华盛顿体系 |
D.雅尔塔体系 |
4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华盛顿会议上,把他的这种愿望化为泡影的是:
A.《四国条约》的签订 |
B.《五国海军协定》的签订 |
C.《九国公约》的签订 |
D.《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
4.选择题- (共11题)
43.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44.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45.
关于马木路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在埃及占据统治地位 ②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③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势力被消灭 ④18世纪末,马木路克实际统治了埃及,使埃及社会更加动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判断题:(1道)
单选题:(37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