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儒家,有一个长期延续与演变的过程。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确立其基本内涵与思想倾向之后,儒家便一直处于自我丰富、自我完善之中。……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儒家学说遂取得正统地位……宋明时期,有尊孔孟兼取佛道两说以完善儒家理论体系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上述情况表明,儒学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发展之中的理论。
——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治构想,即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列宁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是启蒙思想家构想的理想社会,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100多年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曾建立了哪一政权?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创新的认识。
材料一 历史上的儒家,有一个长期延续与演变的过程。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确立其基本内涵与思想倾向之后,儒家便一直处于自我丰富、自我完善之中。……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儒家学说遂取得正统地位……宋明时期,有尊孔孟兼取佛道两说以完善儒家理论体系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上述情况表明,儒学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发展之中的理论。
——纪宝成《中国古代治国要论》
材料二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政治构想,即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列宁选集》第2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是启蒙思想家构想的理想社会,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100多年前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曾建立了哪一政权?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重要理论成果?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思想创新的认识。
2.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强国间的利害关系常常左右着国际局势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
——霍布斯鲍姆
材料二 如果不是这样,这对我们、对莫洛托夫(前苏联外长)和对我是难以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苏联要对日参战的。
——斯大林
材料三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他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材料四 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
——《浅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14年都改变了”指的是哪场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后西方国家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在雅尔塔会议的影响下,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这一政治格局的结束?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实施“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
(4)从材料三中找出“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材料一 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
——霍布斯鲍姆
材料二 如果不是这样,这对我们、对莫洛托夫(前苏联外长)和对我是难以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苏联要对日参战的。
——斯大林
材料三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他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
——《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材料四 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
——《浅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14年都改变了”指的是哪场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后西方国家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在雅尔塔会议的影响下,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哪一事件的发生标志这一政治格局的结束?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实施“援助欧洲复兴”计划的目的?
(4)从材料三中找出“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2.判断题- (共2题)
3.选择题- (共7题)
7.
某次国际会议后,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这次会议指的是( )
A.雅尔塔会议 |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C.万隆会议 | D.APEC会议 |
9.
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 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
C.颁布了系列法典 | D.扩大了法兰西的疆域 |
10.
全球变暖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另一“礼物”,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环境污染就开始严重困扰着人类社会。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
A.新航路的开辟 |
B.工业革命 |
C.欧洲殖民扩张 |
D.资产阶级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2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