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材料一 “吾国经庚申圆明园之变,……,,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巨变的补课,是第二次巨变的起点。
——彭明《五四运动在三次巨变中的地位和影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结合史实,列表分析材料一中提到的两次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
(3)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分析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梁启超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巨变的补课,是第二次巨变的起点。
——彭明《五四运动在三次巨变中的地位和影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结合史实,列表分析材料一中提到的两次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提示: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
(3)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分析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2.
中国是人类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文明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曾经是世界强国,未来也会成为超级国家。
(1)建国以来的三大民主制度,为今天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结合史实,论证该观点。
(2) 20世纪70年代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场深远意义的革命,唱响了成为超级大国的号角。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紧跟时代脉络,制定恰当外交方针,为超级大国梦保驾护航,新时期,我国外交方针是什么?举一例,论证该政策带来的作用?
(4)国际风云变幻,世界政治、经济并非一帆风顺.贸易保护主义、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环境问题、地区冲突等等,深深影响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结合自身实际,你认为应当如何为中国和平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
(1)建国以来的三大民主制度,为今天成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坚实的民主政治基础,结合史实,论证该观点。
(2) 20世纪70年代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场深远意义的革命,唱响了成为超级大国的号角。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紧跟时代脉络,制定恰当外交方针,为超级大国梦保驾护航,新时期,我国外交方针是什么?举一例,论证该政策带来的作用?
(4)国际风云变幻,世界政治、经济并非一帆风顺.贸易保护主义、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环境问题、地区冲突等等,深深影响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结合自身实际,你认为应当如何为中国和平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
3.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三个阶段,欧洲一统天下时代、欧美共治时代和欧、美、日三足鼎立时期。
请回答
(1)结合史实,分析欧洲一统天下时代的因素有哪些(举两个例子论证即可)?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并能和欧共治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欧、美、日三足鼎立,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我国正在深化改革开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给我国的启示是什么?
请回答
(1)结合史实,分析欧洲一统天下时代的因素有哪些(举两个例子论证即可)?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并能和欧共治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3)欧、美、日三足鼎立,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我国正在深化改革开放,,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给我国的启示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2题)
5.
“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该材料评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敌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 B.土地革命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8.
中国诗词大赛上有一道***主席写的反映解放战争的诗词,其上半句是“钟山风雨起苍黄”,下半句参赛者应该答( )
A.红军赤水出奇兵 | B.百万雄师过大江 |
C.三军过后尽开颜 | D.弥天大勇诚堪格 |
9.
从1936年起,中国共产党提倡与各党派、团体和军队结成一个反日大同盟,中共倡导下,“全国抗日解放联盟”“全国救亡社”等民间组织应运而生。一些颇有说服力的口号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立即对日开战,停止剿共”等广为流传。该材料表明(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B.中共主张得到各个阶层的支持 |
C.国共开始酝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10.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 )
A.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B.纠正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 |
C.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D.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
11.
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之一,历史上党结合不同时期的情况适时进行了不同的土地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列对各时期土地政策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土地改革实现了数千年来农民盼望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
B.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一五计划奠定了物质基础 |
C.人民公社化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大区别在于生产组织形式 |
D.土地流转是新时期,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 |
12.
列宁与邓小平、罗斯福并称为上世纪三位伟大的改革家,他们的改革给我们的共同启迪是( )
①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大胆创新 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家要消除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
机
①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大胆创新 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家要消除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
机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4.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春联也是时代内容的反映,以下对联与图片相对应,最恰当的是


A.共产党恩泽天下,新中国情满未来 |
B.一洗国人耻,百年沧桑尽 |
C.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
D.十载寒风漫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