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温州市初中升学毕业考试卷历史部分(开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2055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1/3/16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阋墙)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同仇敌忾)
***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败走麦城)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简答题(共1题)

2.
世博会的主题既体现了全球的共同兴趣,也涉及市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最关注的领域。
材料一  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第一次提出世博会主题——“一个世纪的进步”,科学的巨大力量贯穿着人类历史的进程,这个世纪的进步就是科学技术应用的结果。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世界。
(1)请你列举一项工业革命期间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变的科技成就。
材料二 下表是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时间
主题
1998年
海洋——留给未来的遗产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年
自然、城市、和谐——生活的艺术
 
(2)以上各届世博会的主题共同体现了人类在寻求怎样的发展道路?
材料三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结合这一主题,上海某调查组进行了一次调查,右图是其中一组数据。

(3)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就业是公众最为关注的因素,请从我国人口特点的角度来分析就业难的原因。
(4)从右图选择出一个你关注的因素(除“就业”外),谈谈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选择题(共5题)

3.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摘自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有删改)。据此回答题:
【小题1】材料中的第一次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小题2】材料中的第二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一些官员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以求自强的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小题3】材料中第三次战争的交战双方,同样装备着“坚船利炮”,却以清朝的惨败而告终。它暴露了清朝政治制度的腐朽。清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三权分立制度B.民主共和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度
4.

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5.
有人根据下图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资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有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           。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        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
③有钱不一定快乐    ④看你怎么用
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