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
材料二

材料三
冲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怎样的地位?“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是运动中的哪一项措施?
(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了我国近代一段重要的历史,请你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其作用。
(3)材料三中的运动后期有什么新的特点?
(4)以上三则材料所涉及的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它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1874年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靠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
材料二

材料三
冲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怎样的地位?“自己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是运动中的哪一项措施?
(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了我国近代一段重要的历史,请你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其作用。
(3)材料三中的运动后期有什么新的特点?
(4)以上三则材料所涉及的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关于西藏问题的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在领土扩张过程中,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工业的集中地。1860年,美国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四位。而南方盛行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西藏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指出解决南北矛盾焦点问题的法律文件。
(3)依据材料三回答: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4)上述三段材料都涉及到国家的统一问题,请阐述一下统一在国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一:1951年关于西藏问题的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在领土扩张过程中,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工业的集中地。1860年,美国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四位。而南方盛行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全国的发展。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西藏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指出解决南北矛盾焦点问题的法律文件。
(3)依据材料三回答: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4)上述三段材料都涉及到国家的统一问题,请阐述一下统一在国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及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它们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破坏,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和安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之后,美国人在20世纪参加了欧洲人掀起的两次世界大战,请写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先后参与的军事集团.
(2)二战后,美国推行了冷战政策,请阐述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及该措施推行的目的.
(3)德国也是崛起的资本主义大国之一,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德国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5)二战后中德国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是什么?
(1)在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之后,美国人在20世纪参加了欧洲人掀起的两次世界大战,请写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先后参与的军事集团.
(2)二战后,美国推行了冷战政策,请阐述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及该措施推行的目的.
(3)德国也是崛起的资本主义大国之一,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德国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5)二战后中德国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是什么?
2.列举题- (共1题)
4.
根据提示信息及所学内容,列举下列历史知识。
(1)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变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2)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属于华北战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解放军在发展高技术兵种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变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
(2)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属于华北战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解放军在发展高技术兵种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10题)
5.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①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中华民国的建立
③侵华日军向中国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8.
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①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③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④大庆油田建成
⑤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①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③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④大庆油田建成
⑤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③④ |
B.④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9.
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用写日记的方式见证了半个世纪农村的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下午分田”。对他日记中所记内容的理解符合当时史实的是
A.此次分田废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
B.此次分田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
C.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所有权,可以随意转让或买卖. |
D.分田后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
10.
新中国历史上,结束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的是
A.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B.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
C.1978年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
D.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3.
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