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3.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3分)
(2)请举出三个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各一位。(3分)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3分)
(2)请举出三个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各一位。(3分)
4.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6分)
请回答:
① 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②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③此事件开始于哪一年?
④此事件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请回答:
① 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②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③此事件开始于哪一年?
④此事件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9题)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给的人幸福,收的人回报。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可是,在文明进步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微笑缺失的时代’。”
请以“记录微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给的人幸福,收的人回报。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可是,在文明进步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微笑缺失的时代’。”
请以“记录微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14.
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
B.老二住在上海租界内 |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 |
15.
历史课上,老师介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861—1919年)“从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他能受到这种教育应得益于()。
A.洋务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21.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一大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