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省合肥庐江水关中学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97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3/1/26

1.判断题(共1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说明理由。(10分)
【小题1】【  】三个条约的签订者都是从海上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理由:
【小题2】【  】三个条约都使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理由:
【小题3】【  】三个条约所涉及的战争都使北京城经历了浩劫。
理由:
【小题4】【  】三个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理由:
【小题5】【  】三个条约都割占了中国领土,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理由:

2.综合题(共3题)

2.
诗歌、对联、民歌都是历史的另一种载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三“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的民歌。因太平军战士戴红头巾,故百姓称他们为“红头军”。)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歌颂的历史人物是谁?材料三中“红头军”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要了解中国民人民的抗争,你认为除了课本以外,还可以查阅哪些历史资料来分析这一问题?(要求答出两种以上)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
3.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魏源《海国图志》刊行
1865年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 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
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建立
1894年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请回答:
(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
(2)上述大事年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
(3)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
(4)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中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
4.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开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相应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些事件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请将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图②和图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最终以失败结束,前者失败的标志是什么?说出后者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4)从上述四个事件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5)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3.选择题(共14题)

5.
第二次鸦片战前后它利用英法联军侵掠中国的机会,巧取豪夺中国领土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它是
A.英国B.俄国C.法国D.日本
6.
下图反映的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号舰艇直冲敌舰的一幕。这一英雄壮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A.廊坊阻击战
B.威海卫战役
C.黄海海战
D.雅克萨之战
7.

读图,回答下题。

8.
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根据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
一位同学在复习戊戌变法时做了如下复习提纲,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变法背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B.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C.一个标志: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历史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0.
对下表中中国近代的几个第一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
《奏定学堂章程》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C
《申报》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D
商务印刷馆
中国近代第一家印刷馆
 
A.AB.BC.CD.D
11.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要求我们(    )

①做好本职工作,胸怀天下,关爱社会                   ②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

③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④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⑤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12.
小王同学为了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特地制造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有一点不能表明辛亥革命的功绩,请你给他找出来
A.AB.BC.CD.D
13.

《背起爸爸上学》这部影片描写的是一个16岁的农村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后,面对瘫痪在床、无人照顾的父亲,背着走进校门求学的故事。你觉得,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    )

①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体现   ②承担责任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③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④承担了怎样的责任,就会有怎样的回报

14.

《背起爸爸上学》这部影片描写的是一个16岁的农村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后,面对瘫痪在床、无人照顾的父亲,背着走进校门求学的故事。你觉得,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    )

①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体现   ②承担责任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

③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④承担了怎样的责任,就会有怎样的回报

15.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
A.恢复帝制,尊孔复古B.“打倒孔家店”
C.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D.击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16.

2016年9月10日晚,历时两个多月的“寻找最美教师”活动奖项揭晓。王伟平、禹诚、陈予恕、张拉毛东智、孟祥彬、梁琰、轩云湘、马晶、范徽丽、李保国等十人获得“最美教师”荣誉称号。这些教师(    )

①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②做到了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③为了荣誉不顾一切              ④深刻诠释了责任的内涵

17.
根据《申报》“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的特点,下列哪一事件不可能作为“时政要闻”的内容出现在《申报》上
A.英法联军劫掠并焚毁圆明园B.“定远”舰驶抵天津大沽口
C.“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8.
下列是小明同学制作的“社会生活变化”知识表, 表中的★处应当填写
社会
生活
变化
 
火车、轮船、电报出现

照相、电影传入
报纸:1872年上海《申报》创办
出版:1897年上海商务印书局创办
 
辛亥革命后,剪辫、易服、礼仪、称呼的变化
 
A.交通、通讯的发展B.社会习俗的变化
C.文化生活新气象D.科学、思想和文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