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与D上,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时间点B上,北京遭受到哪场浩劫?除此外,近代史上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了浩劫?
(3)根据信息判断年代尺左端的人物是谁?你知道,由他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联名上书的事件是什么吗?

(1)在时间点A与D上,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时间点B上,北京遭受到哪场浩劫?除此外,近代史上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了浩劫?
(3)根据信息判断年代尺左端的人物是谁?你知道,由他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联名上书的事件是什么吗?
2.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2分)
(3)***在《七律·长征》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1分)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你认为今天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1分)
(1)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在此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两次武装起义?(2分)
(3)***在《七律·长征》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是什么?(1分)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分)你认为今天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1分)
3.
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照片中的人物是 (1分)这是为了纪念 而举行的大会。(1分)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
(2)材料二中的哪个刊物与材料一照片中的人物有关系?(写出字母序号)(1分)该刊物是哪个组织的机关报?(1分)
(3)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吗?(1分)并说说与其它两份刊物相关联的事件。(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照片中的人物是 (1分)这是为了纪念 而举行的大会。(1分)这一事件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
(2)材料二中的哪个刊物与材料一照片中的人物有关系?(写出字母序号)(1分)该刊物是哪个组织的机关报?(1分)
(3)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二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吗?(1分)并说说与其它两份刊物相关联的事件。(2分)
2.选择题- (共19题)
11.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宝山战役 | B.平壤战役 | C.黄海战役 | D.四行仓库战役 |
18.
参考下图思考,1926年,一位商人准备沿长江考察沿途经济的发展情况,你认为他可能会看到在南方轰轰烈烈展开的重大事件是


A.八国联军的侵华 |
B.国民革命军北伐 |
C.抗日战争的爆发 |
D.解放战争的开始 |
19.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一大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