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8题)
2.综合题- (共1题)
9.
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
(救治之路)
(1)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
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 ;③猛药重治: 。
(再次问诊)
(2)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针对这一发现,“名医”开出了什么良方?
(聚焦名医)

(3)以上是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请说出他最主要的贡献。
(大道行思)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救治之路)
(1)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
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 ;③猛药重治: 。
(再次问诊)
(2)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针对这一发现,“名医”开出了什么良方?
(聚焦名医)

(3)以上是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你最敬佩的是哪一位?请说出他最主要的贡献。
(大道行思)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3.选择题- (共32题)
10.
在预习《鸦片战争》时,小明提出疑问:英国远在欧洲,离我们万里之遥,但它为什么还要跑来侵略我国呢?你认为英国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开辟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 B.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 |
C.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解体 | D.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
12.
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们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武昌起义》
②《鸦片战争》
③《大决战》
④《开天辟地》
①《武昌起义》
②《鸦片战争》
③《大决战》
④《开天辟地》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④②① | D.②④①③ |
15.
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现在被誉为东方明珠。你了解上海的历史吧,下列事件,哪些是在上海发生的?( )
①最早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一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签订《双十协定》
①最早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一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签订《双十协定》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16.已知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是两个非零向量,且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3 {#mathml#}{#/mathml#} ,则 {#mathml#}{#/mathml#} 与 {#mathml#}{#/mathml#} 的夹角为{#blank#}1{#/blank#}.
17.
(题文)甲午战败后,李鸿章非常伤感地说:“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洋务运动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做做样子 |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 |
C.洋务运动是纸糊的老虎,唬人而已 |
D.洋务运动不应该发生 |
20.
小明对中国城市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并列出了曾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几个城市,你能按照其先后顺序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的是 ( )
A.武汉——广州——南京——重庆 | B.南京——武汉——广州——重庆 |
C.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 D.重庆——武汉——广州——南京 |
21.已知P为△ABC内一点,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3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则S△PAB:S△PBC:S△PAC={#blank#}1{#/blank#}.
22.已知P为△ABC内一点,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3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则S△PAB:S△PBC:S△PAC={#blank#}1{#/blank#}.
23.若向量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满足 {#mathml#}{#/mathml#} ,且 {#mathml#}{#/mathml#} ,则 {#mathml#}{#/mathml#} 与 {#mathml#}{#/mathml#} 的夹角为{#blank#}1{#/blank#}.
24.若向量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满足 {#mathml#}{#/mathml#} ,且 {#mathml#}{#/mathml#} ,则 {#mathml#}{#/mathml#} 与 {#mathml#}{#/mathml#} 的夹角为{#blank#}1{#/blank#}.
25.
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 B.局部抗战时期 | C.全民族抗战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27.化简以下各式:
① {#mathml#}{#/mathml#} ;
② {#mathml#}{#/mathml#} ;
③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④ {#mathml#}{#/mathml#}
其结果是为零向量的个数是( )
28.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
A.上海 | B.北京 | C.延安 | D.瑞金 |
32.
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南京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南京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
C.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
D.南京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结束 |
35.已知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则 {#mathml#}{#/mathml#} 与 {#mathml#}{#/mathml#} 的夹角为{#blank#}1{#/blank#}.
36.已知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则 {#mathml#}{#/mathml#} 与 {#mathml#}{#/mathml#} 的夹角为{#blank#}1{#/blank#}.
40.
下面是20世纪初《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染登舆,香花簇拥,四方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革新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8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2